浅谈如何做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经验交流自20XX年6月21日以来,我有幸被XX市委组织部派往XX县区张弓镇郭子敬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我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适应并开展好农村基层工作。从优越的机关办公环境一下变动为农村建设第一线的环境,一开始心里确实压力很大,总感觉不能胜任农村工作。但通过几个月的体验和努力,使我认识到,要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就要将群众服务工作放在基层党建工作第一位,真正做好他们“贴心人”。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堡垒,准确把握“心里装着农民、感情连着农民、办事想着农民、发展为了农民”的内涵,为村民群众服务好,以“心贴心”的方式,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促进农村经济有序开展。下面我就围绕《如何做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有效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谈一些自己的观点。一、要“心贴心”走入群众,面对面与农户沟通交流。要时刻保持与村民密切联系,经常到户走访,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身入才能心近,心近才能生情,只有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状况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急群众所急。有句话叫“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就是这个道理。坐在机关大楼里,掌握不了真实的民情。我们要走出机关,走出村室,走进基层,走进一村一户,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去,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唠家常、谈心声,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品味群众的酸甜苦辣,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真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要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只有朋友之间的谈话才是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的。只有彼此有了信任,群众才会说真话,讲心里话。二、要“心贴心”融入群众,不断增进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想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我们都是来自农村,农民群众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要时刻摆正自己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做到感恩群众、情系群众,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了,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做亲人了,群第1页共3页众才会把我们当做亲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融入群众,主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正从思想和情感深处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关注群众疾苦,主动到困难群众中去嘘寒问暖,去排忧解难,主动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真正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三、要“心贴心”服务群众,竭尽全力为农民办实事。农村基层工作本身就是“实打实”的工作,绝不能“空对空”,更不能当口号喊、当标签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把竭诚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多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多从群众立场谋划工作。要着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要敢于替群众说话,善于为群众着想,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之,我们要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尺,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见成效,真正当好群众的“领路人”。四、要“心贴心”共同提升能力,练好与群众交流的四个“基本功”。群众工作要常做常新。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农村基层的工作内容,也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更要深入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四个基本功:一是要练好调查研究之功,学习和掌握正确方法,深入实际,多层次、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