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完全竞争下的要素市场南开经院考过试题1997年:①假设一个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为卖方垄断,在要素市场上为买方垄断,请说明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如何决定的,并用图示予以说明。2001年:①为什么在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会出现剥削现象?这种意义上的剥削一定会加剧一个社会的贫富分化吗?为什么?主要掌握内容:第一节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产品的卖方垄断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厂商在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对其中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第二节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要素的买方垄断工会对劳动市场的单边垄断双边垄断第三节固定要素的价格:租金和准租金供给量长期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价格:租金短期内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价格:准租金第一节(产品)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一.产品的卖方垄断厂商对单一可变要素的需求1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价值的关系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乘以边际产量:MRP=MR·MP;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产品的价格乘以劳动的边际产量:VMP=P·MP当边际收益MR小于其价格P:VMP>MRP。2厂商的最优要素使用量劳动的供给曲线ls(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L)与其需求曲线ld(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L)相交于E点,即厂商使用l0数量的劳动可以使其利润达到最大。二.厂商在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对其中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当厂商使用多种可变要素时,对其中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就不再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而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移动时与相应的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之轨迹。第二节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一.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单一可变要素)有两种形式:①厂商在其生产的产品市场上处于完全竞争而在要素市场处于买方垄断;②厂商既在其生产的产品市场上处于卖方垄断且在要素市场处于买方垄断。买方垄断的来源:专业化技术;独特的区位;买方卡特尔;同业禁止条款。1边际要素成本与要素价格的关系劳动的供给曲线表示对不同水平的劳动投入量与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工资就是劳动投入的平均开支或平均成本。因为即使所有先前雇用的劳动也都要以新的、更高的工资率来支付。这样,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大于劳动的价格-工资率。MFC(ME)>W(AE)2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此时,厂商雇用边际要素成本和边际产品价值相等时的劳动L0,劳动力价格为W0(根据劳动供给曲线确定)。所支付的要素价格小于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边际产品价值)。没有要素需求曲线;要素价格歧视3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和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L与其边际要素成本曲线MFCL交于E点,决定厂商的最优要素购买量为L0,工资率为w0。二.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1.工会对劳动市场的单边垄断从工会角度看,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LS就是提供劳动的边际成本曲线MCL,因为工会愿意提供最后一单位劳动所获的收益即工资率,应等于提供最后这一单位劳动的成本及劳动的边际成本。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工资率的确定将依赖于工会的目标。工会的目标一般有三个:就业量最大化、总工资最大化和总收益最大化。①最大就业量是由劳动的需求曲线LD和劳动的供给曲线LS的交点E0确定的。工会将把工资率定为w0。②总工资收入(即劳动的总收益)的最大化,会把工资率确定在劳动的边际收益MRL等于零(劳动的总收益取得极值的条件)的就业水平上。③总利润的最大化,工会将根据工会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MCL=MRL)的原则来确定均衡点为E2,工资将确定在w2的水平上,就业量将为L2。3双边垄断厂商希望的工资率wF是劳动价格的下限,这一价格只有在劳动要素的卖方处于完全竞争时才能实现;工会希望的工资率wU是劳动价格的上限,这一价格只有在劳动市场的买方处于完全竞争时才能实现。第三节固定要素的价格:租金和准租金一.长期固定供给的生产要素价格:经济租金分配理论是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但是固定生产要素没有边际产品价值。经济租金:经济租金是超过固定要素的机会成本的支付。固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就是建立在经济租金概念的基础上的。假如一种固定生产要素除此一种用途之外别无他用(即它的机会成本即是零),那么这时使用该要素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