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三三章章第一节土壤孔隙性第一节土壤孔隙性第二节土壤结构性第二节土壤结构性第三节土壤耕性第三节土壤耕性第四节土壤酸碱性第四节土壤酸碱性第五节土壤电性与离子交换第五节土壤电性与离子交换第六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第六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过程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过程第一节土壤孔隙性土壤孔隙性——指土壤孔隙的状况土壤中大小、形状不同的复杂孔隙的状况好坏由两方面衡量:①孔隙的量,以孔隙度表示②孔隙的质,即大小孔隙分配,上下土层分布。孔隙状况必须保证作物对水分和空气的需要,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活动,因此一是要求土壤中孔隙的容积要较多,二是要求大小孔隙的搭配和分布较为恰当。一、土壤相对密度和容重土壤相对密度(比重):指单位体积(不包括孔隙体积)土壤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比。水密度1g/cm3所以土壤比重又常用土壤密度表示,固体土粒单位体积的重量,单位为g/cm3。土壤物质组成有差别,土壤比重也就不同,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①土壤矿物组成和含量有关,书上见矿物比重:P71页②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表土层有机质含量高,比重小于心土、底土,有机质比重1.2-1.4g/cm3,由于土壤比重差别较小,一般2.6-2.7,通常用2.652.65作为土壤比重。二、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状态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干重)称为土壤容重。单位为g/cm3,土壤之间差别较大,受五个因素影响:①是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含量有关;②是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关;③与土壤质地有关;④与土壤结构有关;⑤与土壤松紧度有关。所以容重必须测定获得,容重值砂质土1.2~1.8,粉质土1.0~1.5,容重用处很大,不仅在农业上建筑、筑路、桥梁工程常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基本数据。<一>、计算孔隙度,<二>、判断土壤熟化程度1.1~1.3较疏松,1.5以上紧实,<三>、利用它计算土壤重量、水分、养分、盐分含量。例已知土壤容重为1.15g/cm3,求亩(666.7m2)耕层0-20cm土壤土重。解:666.7×0.2×1.15=153t=153000kg因此过去常说每亩耕层土壤约30万斤,即每公顷耕层土重225万kg。2、已测得有机质含量1%,土壤容重为1.2g/cm3,求1亩耕层土壤有机质重量?W有=W±×1%=666.7×0.7×1.2×1%=1.6t=1600kgN、P、K等都可计算出,如测得N含量0.05%,则亩含N80kg,如测得盐含量0.3%,则亩含盐480kg。二、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土壤孔性的数量指标1、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2、孔隙比指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土壤孔隙度孔隙比=1-土壤孔隙度孔隙容积孔隙度%=土壤容积×100容重孔隙度%=(1-比重)×100三、土壤孔隙的类型(1)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土壤最细小的孔隙当量孔径﹤0.002mm,土壤水吸力>1.5bar,该类孔隙充满无效水,根毛难以进入,微生物亦难进入,在粘质土壤中此孔较多,板结土壤此孔也较多。(2)毛管孔隙该孔隙直径d=0.002mm~0.02mm,具毛管作用,土壤水吸力1.5~0.15bar,壤土和结构好的土壤此孔较多。(3)通气孔隙(非毛管孔隙)孔隙直径d>0.02mm,此类孔隙中的水分可在重力作用下短时间内排出而成为通气孔隙,土壤水吸力<0.15bar。(三)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1、土壤质地粘质土孔隙度45—60%之间,以毛管孔和非活性孔为主;砂质土孔隙度33—45%,通气孔较多;壤质土孔隙度45—52%,有适量通气孔又有较多毛管孔,水气协调,利于作物生长。2、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形成团粒结构而孔度较高。3、自然因素和土壤管理等(四)土壤三相组成的计算1.土壤的固相率=1-土壤孔隙度2.土壤液相率(容积含水率)=土壤含水量(质量%)×土壤容重3.土壤气相率=土壤孔隙度-土壤容积含水率4.土壤三相比=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适宜旱地土壤要求固相率50%左右,容积含水量在25—30%之间,气相率10%~20%,土体还应“上虚下实”。第二节土壤的结构性(一)土壤结构性的概念通常所说的“土壤结构”实际包含两个方面,土壤结构性和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土粒相互黏结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聚合体称之为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是指土体中土壤结构体的大小、类型、数量、品质及其相互排列方式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