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有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锦集6篇作为一名老师,经常须要打算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第1页共65页有几块积木”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洁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2.初步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3.在数出得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养成教化训练点: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独立思索的习惯。第2页共65页教学重点:能依据详细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依据详细情境和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教具打算:课件、练一练第三题的房子和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动手画一画1.每行画4个圆形,画5行。第3页共65页2.每列画5个圆形,画4列。(同桌相互检查画的结果)二、提出问题1.想一想,写在本子上。2.全班沟通。三、尝试解答独立完成。全班沟通,你是怎么想的?乘法算式是……四、视察积木1.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视察积木的?同桌沟通不同方法:横着看……竖着看……第4页共65页2.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5×7=35(块)7×5=35(块)3.全班沟通。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篇2一、教材分析:《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相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详细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第5页共65页“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二、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教学重点: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第6页共65页四、教学教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依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纳了“情境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剧烈的探讨爱好,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视察、思索、沟通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洁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第7页共65页情感沟通、学问才智共享的园地。五、教学学法:《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觉以及探究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学问与技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依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索、探讨沟通,经验学问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学问。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爱好与热忱,让学生第8页共65页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1、(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很多小动物都兴奋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二)探究新知,构建“倍”的概念。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第9页共65页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相识”2、构建“倍”的概念。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信任学生肯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1)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