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VIP免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_第1页
1/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_第2页
2/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_第3页
3/4
教“无”定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参加工作十年了,从我的印象中我们几乎每年都在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与学习,谈到的话题基本就是一个,怎么去进行课改,怎么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因为每次都是听听相关的报道、看看教学的书籍,所以听到了很多的理论,可绝大多数老师都没有真正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践行课改理论,直到我们学校大批量地组织老师去外出学习,去到课改示范区听课,这才真正地触及到了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改革。2012年3月,我所在的年级全部老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去了宜川学习,那里的学生和老师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21课堂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为杜绝老师满堂灌,要求把4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个有效的规划,每节课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如自主理解容易理解的、找出理解不了的、提出问题的质疑等等。针对学校的这一模式我们每一位铁一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许多探索,经过这一年多的践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很有幸的是前一段时间我代表我校的政治组,作了一堂“121模式”的政治公开课,和许多外校的老师进行了相关的研讨,现在我就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简单的反思,望能在反思中再总结、再提高。一、分析教材内容首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框内容,是对前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延续,两框共同探讨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一个内容。其次,本框内容包括三个小点:(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这一内容主要是通过我国的文学艺术和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现中华文化的区域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这部分内容侧重从民族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而各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分析教学目标本框内容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是,感知重于识记,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教育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另外通过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分析,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三、分析课堂设计1、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教与学不应止于课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因为是要让学生感知,所以40分钟的课堂不足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拓展和延伸,鉴于这样的特点,我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时间留到了课前,用导学案的形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与指导,(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导学案内容规定太死,就会造成老师的“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所以导学案的内容基本是发散式的问题,这一第1页共4页学案只是引导学生的方向,不限制学生的引证与举例。)2、给学生搭建展现平台,学生不再只是听众还记得去年刚实行“121课堂模式”时学生的那种狂欢与雀跃,这都源自于学生的展示欲望。现在的孩子都很有才,只是繁重的学业压力与原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鉴于此我们在上课时都会留出学生的展示时间,结合本框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文化简报”的环节,用短短的几个小时,他们每个组都制作出了精美的文化简报,真可谓,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份惊喜。3、拓展教育资源,讲授内容不仅限于课本加强教学的时政性,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不能只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二次的处理,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在课堂体现时政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去学会关注时政、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本节课也不例外,我引导同学们关注时政,主要采用了2013年“土耳其在中国的文化年”这一热点讲解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学校都在开拓自己的校本教程,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教学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