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纯洁性的新机制胡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国有企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我们党的一支重要力量,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各种考验,促进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许多艰巨任务,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把党的纯洁性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纯洁性的新机制。一、建立教育培训机制,严把“思想”关。思想纯洁是党的凝聚力的保证是党的政治本色的体现。教育是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思想决定党员干部永葆纯洁性的行为。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是共产党员永葆纯洁性的力量和源泉。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党员的政治坚定性和立场稳定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练才能形成。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道德品质、组织纪律、执政能力、岗位职责等方面来完善教育机制。一方面,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学习、自觉学习、经常学习,增强思想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导工作实践,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让思想的列车永远向着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第1页共4页大道前行。要突出时代性、增强实效性、把握规律性,创新方式和载体,通过“三会一课”教育、集中大党课教育、先进典型事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案例教育等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二、建立作用彰显机制,严把“作风”关。作风纯洁是党的号召力的保证,是党的为民本色的现。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党员干部队伍的作用彰显机制,狠抓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成果,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破除“干劲不足”的难题,重点解决个别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精神不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问题,力促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上有新突破;破除“效率不高”的难题,重点解决个别党员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够,工作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力促在服务员工群众、提高工作效率上有新作为;破除“落实不力”的难题,重点解决个别党员干部碰到困难就退、碰到矛盾就避、碰到难题就推,对事关大局的问题不决策、不处理等问题,力促在克难攻坚、狠抓落实上有新成效;破除“形象不佳”的难题,重点解决个别党员干部荣辱不分、情趣低级、铺张浪费、贪图享乐等问题,力促在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上有新气象。企业党组织在对党员干部的考察和培养中,要有目的地给他们“压担子”、“给位子”,以发挥他们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增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体现党员干部的价值;在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活动中,让党员向党组织作承诺,亮身份,接受监督,以增强责任感;要坚持深入基层、联系员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增强服务意识,落实惠民政策,造福员工群众。三、建立激励引导机制,严把“纪律”关。纪律纯洁是党的战斗力的保证,是党的先进本色的现。古人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员干部要保持纯洁性,就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制度。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要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实施发展党员“考察制”、“公示制”、第2页共4页“票决制”,确保党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