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说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一、教学理念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面,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怎样珍惜时间,同时又巩固了新知,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二、教材“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认识钟面、学看整时,第二课时学看半时。本节课是本课题的第一课时。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虽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十分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的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过程性目标: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3.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情感目标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1好习惯。四、教法学法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猜谜语,让学生猜出闹钟,激发学生的兴趣。2、了解各种造型的钟面,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营造了学生积极向上,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氛围。接着,教师继续激励学生,要想设计更漂亮的、美观的钟表,先要学会认识钟表。(出示课题)(二)、认识钟面1、仔细观察老师手里的钟表,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呢?2、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根据学生所学,课件分别出示:分针、时针、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大格、分针与时针总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转动。)(三)、认识整时1、咱们看看琦琦在干什么,观察一下,你知道小闹钟叫醒琦琦起床的时刻是几时吗?2、看一看,7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哪?时针指向哪?3、对了,我们说: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4、在书上91页,还有三个钟面,老师把它放大了贴在黑板上(板贴三个钟面),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吗?5、刚才你们说的几个时刻都是整时刻(板书:整时)6、钟面表示整时刻的时候,分针都是指向哪儿呢?7、第1个钟的时针指向8,就是8时;第2个钟的时针指向3,就是3时,最后一个钟的时针指向6,就是6时。8、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认识整时的方法吗?9、听取汇报后,板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