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质的量》化学课件《物质的量》化学课件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逆境。以下我为大家整理共享了《物质的量》化学课件,欢迎阅读参考。一、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其次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第1页共12页化合物后,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相识物质及其改变。其中“配置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学生必做试验。二、学情分析对于定量相识物质及化学改变,学生初中学习过基于质量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并且驾驭状况较好。所以当学生接触“物质的量”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概念,是比较难主动运用的。所以教学过程应当突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运用过程,在运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的建立,的确为化学探讨链接微观和宏观第2页共12页供应了便捷的途径。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相识并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使学生初步驾驭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描述微观粒子的量,学生初步驾驭微粒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2、能基于物质的量相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改变,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洁计算。第3页共12页3、相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探讨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试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四、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涵义和应用,体会定量探讨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五、教学难点第4页共12页“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名称和符号,以及他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六、教学过程(一)环节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任务1]老师引导:探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生活动:(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定量意义的探讨,发觉化学方程式既能定量地探讨质量关系,也能够定量地探讨个数关系,而且个数关系要更加简洁。第5页共12页(2)发觉微粒数量太大,干脆表述微粒数量不便于计算;(3)类比生活中用“堆量”处理较大个数的阅历,提出微粒个数的“堆”概念。[任务2]老师引导:如何设计“堆”的个数便于化学计算。学生活动:利用国际单位制的定义,尝试计算,在计算中发觉这样的“堆量”设计,让每一“堆”微粒的质量刚好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任务3]老师引导:明确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车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定义。第6页共12页学生活动:(1)持续之前关于“堆量”探讨的思路,尝试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规定的目的。(2)通过实践计算,熟识相关概念的关系和计算方式。(二)环节二气体摩尔体积[任务1]老师引导:引导学生关注到电解水试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1)明确电解水试验中氢气氧气体积比与物质的量比刚好相等,第7页共12页提出。(2)提出“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氢气与氧气,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的猜想;(3)利用老师所给数据,完成对猜想的验证。[任务2]老师引导:给出1mol不同固体、不同液体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思索影响单位物质的量体积的影响因素,及气体物质的特点。学生活动:(1)通过对比和计算,发觉不同固体、不同液体单位物质的量体积不相同,而只有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体积相同。第8页共12页(2)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单位物质的量物质体积的因素,找到对于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是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是影响体积的主要因素;[任务3]老师引导:明确摩尔体积的概念,分析特地探讨气体摩尔体积的价值。学生活动:建立摩尔体积的概念,明确相同条件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宏观上的气体的体积比可以干脆反应微观上气体微粒的个数关系。(三)环节三物质的量浓度第9页共12页[任务1]老师引导:回顾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探讨对于溶液,如何建立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