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主题阅读以民为本”主题阅读——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复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复习《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复习《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2.体悟古仁人“以民为本”思想。3.拓展阅读“以民为本”主题文章,感悟人生。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恩惠时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孔子:仁:爱人。“仁以处人,有序和谐”。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白居易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屈原说——于谦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李纲说——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