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进展VIP免费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进展_第1页
1/40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进展_第2页
2/40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进展_第3页
3/40
1心脏性猝死的定义由心脏引起的、不能预料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1小时内突然的自然死亡。2心脏猝死和骤仃的区别•死亡是生物学功能不可逆转的仃止;•骤仃是指通过紧急的治疗干预有逆转的可能。3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工业化国家:每周每百万人口中约30人•我国北京:每周每百万人口中<15人•美国每年有>50万人死于SCD,1人/min•我国猝死发生率:城市60/10万农村46/10万4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一般概况◆年龄分布有二个高峰第一峰:刚出生至6个月第二峰:35~70岁,以30~39岁多见◆性别男:女=5~10:1,男性的灾难糖尿病患者女性高于男性5现场处理与预后关系CPRDC活着到急诊室活着离开急诊室+-23%7%++56%26%VT88%67%VF40%23%心脏仃搏9%0%6SCD的发病机理•心电不稳定性◆心律失常是SCD的基本原因◆VF是SCD的主要表现形式◆恶性室律失常是先导※VF占75%※心脏仃搏占20%※心电机械分离占5%7SCD的发病机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作者例数Holter正在用抗心律失常药物Nikolic6VT/VF3/6Patt15VT/VF12例洋地黄5例奎尼丁Milnei13VT/VF10/13Luna1组*全部*VF8%,VT→VF62%,TdP13%,过缓17%8SCD的发病机理•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75%其他心脏病20%不明原因5%9SCD的促发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刺激,•剧烈运动,•饱餐,饮酒,吸烟,•电介质紊乱,•药物中毒。10SCD的触发机制室性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儿茶酚胺↑精神负荷药物影响11SCD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类型例数%过缓性心律失常1118快速性心律失常5082单形性VT2643多形性VT1525TdP58原发性室颤35心房扑动1112伴随SCD的疾病•SMI,MI(AMI.OMI)•DCM,HCM,酒精性心肌病,ARVD•高血压病•LQTS•预激综合征•二尖瓣脱垂13SCD的危险因素好发时间:时间不一,多数发生在睡眠中作者例数发生在睡眠中例数(%)Schaffer5717浙医大6440(68)Adelson500379(76)▲AHA指出:多发时间为6~12am,尤其是10am以后▲与BPPltSNS有关14SCD的危险因素季节:10~1月,寒冷季节2/3在暖和室内15SCD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瞬间猝死者与运动明显相关运动后儿茶酚胺水平↑10倍☆1~24h内死亡者,只有10%做过运动16SCD的危险因素精神因素高度兴奋、极度悲伤、激烈争吵、惊险场面Myers100例SCD40例有精神因素23例死前半h有负性精神因素17例发病前24h内有精神剌激5例有>半年的慢性焦虑Reich117例25例发病前24h内有剧烈情绪激动史SNS兴奋,儿茶酚胺释放,MVO2↑,Plt聚集,VF阈↓,诱发恶性室律失常有关。17SCD的危险因素肥胖SCD随超重程度而增加一般比<标准体重者高2倍18SCD的危险因素吸烟◆吸烟与SCD明显相关;◆吸烟的青年人比不吸烟者,SCD高3~4倍,老年人中高2倍;◆由于烟碱的作用,☆可增加心率、血压、心肌收缩力、MVO2、心肌应激性、Plt粘附性、碳化HB浓度;☆降低氧携带能力、VF阈值,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戒烟后猝死率可↓20~50%。19SCD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压即使是轻度的,SCD率也成倍增加;▲SBP>160比140mmHg,SCD危险性高3倍。20SCD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血管病变的先兆■使冠心病发生率↑■FG、Ⅶ、Ⅷ因子↑■Plt粘附性↑■纤溶酶活性↓■SCD危险性↑,尤其是女性。21SCD的危险因素LVH提示有潜在猝死危险性50例SCD,1/8有LVH22SCD的危险因素HF猝死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7~10倍◆在确定心衰后4年内男性中的55%死亡女性中的24%死亡其中50%是猝死◆LVEF<30%早期死亡的危险性↑5倍晚期死亡的危险性↑2倍23室早的Lown分级0级无室早Ⅰ级Ⅰa偶尔单发,<1次/min,<30次/hⅠb偶尔单发,>1次/min,<30次/hⅡ级频发早搏,>1次/min,>30次/hⅢ级多形性/多源性室早Ⅳ级Ⅳa室早连发,呈二联律或三联律Ⅳb室早连发,连续三次以上,最长不超过7次Ⅴ级RonT室早,Holter出现≥3次/h者Ⅱ级以上可能为VF的先兆,Ⅲ级以上为复杂性早搏,称警告性心律失常。此分类仅适用于预测AMI患者SCD的危险性。24SCD的危险因素心律失常◆高级别的室早为猝死先兆,※猝死危险性↑2倍;※PVC伴LVH、BBB、QT↑、MI、LVEF<40%、电介质紊乱、心肌缺血者,预测意义更大;◆室内阻滞是独立致死危险因素,※SCD高5~9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