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城市消防安全的防控机制靳晓华李晓艳【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要积极完善《消防法》等消防法律法规并落到实处,强化消防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消防设施、物力、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并完善相關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升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使灭火救灾和自救方法得到普及。【关键词】城市安全消防安全消防宣传【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20XX年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通知要求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管理,并建立长效的城市安全管理机制,《意见》中在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强化城市安全保障能力里面均提到了“消防”。由此可见,消防安全管理是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防控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不足消防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保证,是有健全的消防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是《消防法》,但是,其中的一些条款较模糊、不够细化,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比如,《消防法》第7条规定,消防公益活动由国家鼓励和支持,由社会力量参加。而国家应该怎样支持,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很难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落实。《消防法》第33条规定,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由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参保,由保险公司承担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消防法》作为消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由于受到各地局限性的影响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各地制定的部分条例在执法主体、处罚程度等方面与《消防法》存在一定冲突。同时,《消防法》与其他行业规范也存在一定的冲突。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使得日常的消第1页共4页防管理工作难上加难。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完善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它可以有效地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近年来,重特大火灾事故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消防供水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地市消防供水设施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一旦有火灾发生,很难有效保证供水。城市消防规划的滞后使得消防车道无规划或者不通畅,尤其在道路狭小的小区内,大型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无法开展快速有效的灭火。《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规定,城市内消防站的布局要在行动指令发出后五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消防站布局不合理,很难五分钟内赶到现场,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根据我国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规模和场所使用功能的不同,要设计安装相应的消防设施。但是,现实中有些建筑物只安装部分的消防设施,或者安装不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在发生火灾时,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导致我国公民消防安全素质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消防宣传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和消防教育培训体系的不完善。有些单位经常是为了“宣传而宣传”,宣传缺乏实质性内容。宣传工作一旦走形式,宣传教育便难以取得实效,公民很难了解到消防安全知识。现实生活中,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往往由消防机构来做,各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消防教育培训计划,都是被动地去做消防教育培训,各部门之间缺乏消防宣传教育联动机制。消防机构会对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但是有些人虽经消防安全培训,仍不能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有些单位也会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竞赛等活动,但是大多单位很难起到有效的学习效果。健全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法》作为消防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应当包含每一个领域,既要制定社会规范,更要制定技术规范,做到门类齐全,内在协调和结构严谨。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消防安全的需第2页共4页求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