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有关营养的基础知识一、营养素二、能量(生命活动的动力)三、碳水化合物(人类最大的营养源)四、蛋白质五、脂类六、矿物质七、维生素(维持生命的要素)八、水(廉价的营养素)一、营养素(一)定义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是,除了需要营养素以维持生命和一切生理活动以及修补组织损耗之外,还需要保证其生长发育之需。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动力源泉。(二)分类:营养素分类如下:1、常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3、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二、能量(生命活动的动力)(一)能量含义:能量过去称为热能或热量。为维持生命和从事劳动,人体每天必须得到一定的能量。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由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提供的。如果膳食中能量供给不足,体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将被氧化则会消瘦,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合并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出超);能量供给过多,多余的能量变成脂肪贮存起来,天长日久,积少成多,就胖起来了,使心、肝、肾负担加重,行动笨拙,心理偏异。(二)能量单位营养学中惯用的能量单位是千卡。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能量。现在,有关的国家机构建议,所有形式的能(包括热量)都应以“焦耳”为单位。1000焦耳是1千焦耳;1000千焦耳是1大焦耳,上述两种能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如下:1千卡=4.184千焦耳1千焦耳=0.239千卡1000千卡=4184千焦耳=4.184大焦耳1大焦耳=239千卡(三)儿童所需要的能量儿童的能量消耗有以下几方面:1.基础代谢2.摄取食物、排泄废物(食物特殊动力作用)3.生长发育4.从事劳动和活动以上4种能量消耗的总和为儿童的能量消耗。(四)能量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于产热营养素。每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9千卡热量。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15%。氧化释放出能量,供人体之需,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所需的能量,完全要靠葡萄糖来提供。三、碳水化合物(人类最大的营养源)(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两种:可被人体吸收的糖类(包括单糖<如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淀粉、糊精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糖类(粗纤维、果胶等)。1、可被吸收的糖类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特点是直接被小肠吸收,但是口感不甜,且易造成血糖升高。类。双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双糖经过消化酶,经过分解葡萄糖吸收。这类糖不宜多吃,以免刺激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另外,糖比较粘,粘在牙齿表面,容易形成龋齿。多糖:五谷杂粮、白薯、土豆都含有丰富的糖2、不能被吸收的糖类: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就是膳食纤维。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渣子”,比如谷类的皮,蔬菜的筋。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是需要的。(二)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供给能量;2、构造机体的组织;3、抗生酮体和解毒作用;4、促进消化和排泄。(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1、谷类;2、根茎类;3、蔗糖;4、乳糖;5、蜂蜜;6、果糖。什么时候宜补充糖类(1)刚断奶的时候。(2)生病发烧的时候。什么时候不宜补充糖类(1)孩子刚吃饱以后,以免摄入热量过多。(2)快开饭的时候,以免孩子不吃饭。四、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造新细胞、新组织2.修补组织3.调节生理功能4.供给能量5、调节体液平衡6、遗传信息的传递(二)蛋白质的组件——氨基酸无论哪种蛋白质,分解后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件,共20多种。包括:1、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提供的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别的氨基酸转化而成)。五、脂类(一)脂类的生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