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雾天如何做好安全行车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雾天气增多,在这种特殊气候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行车,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雨、雾天气行车视野不佳,路面湿滑,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雨、雾天气驾驶最重要的是要低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不要跟得太紧,更不要随便超车、抢行或者占道行驶,会车时进一步减速或暂停。同时注意观察道路上人、车动态,做到集中精力、谨慎驾驶,要考虑到如果一旦遇到险情,随时能够制动停车。雨中行车时注意事项:1.检查制动是否跑偏,刮水器工作是否正常,怕潮湿货物是否覆盖妥当。2.不要滑行并尽量避免猛打方向和紧急制动,防止侧滑。3.大雨或久雨后,应注意路基是否疏松和可能出现的坍塌,选择安全路面,尽量不要太靠路边行驶。4.遇特大暴雨,视线不清,不可冒险行驶,应选择安全地点暂停,开小灯和尾灯,放置警告牌。5.遇漫水路面,切忌冒险行驶,必须停车观察,确认安全后方能低速平稳通过。二、雾中行车时注意事项:1.雾中行车,视线模糊,应低速行驶多鸣号。白天也要开启雾灯、近光灯(不要使用远光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坚持在右侧行驶,不要占用对方车道。但注意不要太靠路边行车,以防不小心落入路侧的排水沟,或者与路边临时停车等待雾散的车相撞。2.听到来车喇叭声后,应鸣号反应提示出自己的行车位置。会车时要开、闭灯光示意,以避免撞车。3.遇浓密大雾时,要开亮防雾灯、小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选择安全路段靠边暂停,待大雾散去或能见度有了改善后,再继续行驶,能见度5米以内不要行驶。4.如果发现前方车辆停靠在右边,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等让对面来车。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第1页共8页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鸣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5.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第二篇。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安全初探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对策分析雾天是恶劣天气条件下影响道路安全通行的“头号劲敌”。作为高速公路经营者、管理者必须肩负起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的重任,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通行环境。本文以基层工作者的视角,就高速公路雾天事故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与分析。一、雾天三大事故原因(一)驾驶员操作不当是雾天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从驾驶员培训材料来看,未对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进行实车培训,导致部分驾驶员应对恶劣天气“先天不足”。其次,驾驶员雾天行驶高速公路受视野不清、无明显参照物、距离感失真等客观因素影响,车辆常常会偏离行车道,甚至走s型来探路,产生了安全隐患。再者,部分营运车辆驾驶员受经济利益驱动,强行超载、超速行驶。(二)夜间团雾与疲劳驾驶的结合易酿事故。高速公路修建于城郊,如果附近再有湖泊或水库,在季节性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常会在深夜或凌晨出现团雾,而这段时间正是驾驶员易出现生理疲劳的时间。驾驶员在正常路段放松警惕、疲劳驾驶,一旦进入团雾路段将会措手不及,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三)救援、排障现场存在着诱发二次事故的隐患。一是因雾天视线不清,驾驶员违规超速行驶,车辆闯入救援、排障作业警示区发生二次事故。二是救援、排障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规范,对多车、危险品等复杂特情,施救作业力量不足,加之事故处理现场分工不清,统一指挥不力,第2页共8页致使排障作业时间长,发生二次事故机率增大。二、增强雾天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一)以人为本,加强沟通互动高速公路管理者应加强宣传与提示,普及雾天安全行车常识。一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形式,多渠道宣传高速公路雾天道路管理办法及行车注意事项;二是雾天道路管制过程中提供实时服务,通过收费入口提示、电子屏幕滚动提示、道路巡查喊话等方式,提示高速公路使用者严格执行道路管制的相关规定,使驾乘人员“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