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困惑)VIP免费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困惑)_第1页
1/4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困惑)_第2页
2/4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困惑)_第3页
3/4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困惑与思考我曾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片文章中看到:在每年进行的各种范围和级别的语文活动中,研究课、评优课几乎是清一色的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特级教师观摩课除外),既前不见“古人”(学词学句通篇),又后不见“来者”(书写练习正误),第一课时的教学和研究被冷落,被搁置甚至缺失。可是,在我有幸学习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中,事实却恰恰相反,无论是骨干汇报课,还是双高评优课,抑或是教研一轮课,几乎清一色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可是这第一课时的教学又存在同一种现象:从设计的导入看——学生对文本一无所知,应该是不折不扣的第一课时;可从课的终点看——学生对文本已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又无疑是第二课时。再仔细一琢磨,感觉既不是第一课时——因为我很少看到学生识字学词读通文本的教学环节;又不是第二课时——因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可能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零”起点上。在赞叹上课老师声情并茂的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吗?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吗?那第二课时干什么呢?识字学词?作业?拓展?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预习课文完成生字新词的学习了吗?短短的四十分钟所有的学生都能读通读懂课文了吗?深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乐观。最近,有一个专家作了一次调查。在一位青年教师的掌声如潮的好课结束之后,专家立即组织一批人马,一人一生,面对面,现场检查学生的朗读课文实情。结果怎样呢?全班学生能够“一字不错、一句不破”的读通课文的只有可怜的百分之三十一!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和老师联合演出了一台精彩语文课之后,连最最基本的读通课文都不过关。但愿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可这又仅仅是个别现象吗?我们放眼如今形形色色的观摩课,谁还在乎引导学生识字学词?谁还在乎学生读通课文?我们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新度、深度、广度的时候,有谁还记得语文教学“读通文本”的本度呢?在困惑的时候我翻阅了一些专家的文章,发现了“越位式教学”这个名字,就是把一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都放到了第一课时,缺乏主次之分,结果是走马观花,学生收效甚微。这样的教学设计,说得严重一点,无疑与建筑设计中的“豆腐渣”工程异曲同工。还没把地基打扎实,就匆匆砌墙、架梁、封顶、装修,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漂亮的高楼大厦,实际上里面潜伏着无数的危机。显然,现在出现的学生学习成绩严重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应该是缘起于此吧。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我们语文教师缺乏明确的课时观,曲解了新课程的“新”,一味地追求新花样,没按“季节”规律与课时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虽说“教无定法”,可是我们也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积累最为基础。阅读教学原本应该是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安排得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除了老师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还应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和板块。从我们的家常课看,识字教学,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应是第一课时的份内目标;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因此,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不能把本该第二课时才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到第一课时,也不能使第一课时该落实的教学目标遭到冷落或推诿学生预习时已掌握而匆匆走过场。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我摘录了人教版三下《七颗钻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作为解读蓝本。一、看图说话,感受水的珍贵1、出示图片(一棵干枯的大树,一条干涸的河流,一片干裂的土地。)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随图理解“干涸”。2、讨论引导。你们有过口渴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3、激趣揭题。同学们都有过口渴的经历,即使是短短的时间,都难以忍受。在这样一个干涸、干枯,甚至有人和动物因焦渴而死的地方,最珍贵的毫无疑问就是——水。一天夜里,一个已经不记得自己连续几天没有喝到一滴水、嗓子冒烟、焦渴难耐的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颗钻石》。(解析:通过图片,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加感到水在这个地方、这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课程呼唤第一课时(困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