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教案雅畈小学吕程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七册第25课《倔强的小红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并受到感染和熏陶。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引导学生了解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感情教具准备:课件红军长征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让同学们收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说说你对长征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指出多音字强的三种读音。二、预习检测上课前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我把课文读了______遍,我学会的生字词有哪些。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呢?三、初读课文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疑惑一起走进课文吧!1.请大家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学习目标。2.根据学习目标,老师为大家拟定了如下的学习任务,请大家齐读自学任务3.自学反馈,小组交流。四、朗读课文,理解感悟1.陈赓第一眼看到的小红军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你能通过作者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体会到什么?(指出多音字:薄黄黄的小脸:小红军非常饥饿,没有营养。两只脚穿着一双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长征路上又苦又累)2.由此可知小红军长时间行军已经非常虚弱疲惫了,此时如果有一匹马有一点东西吃该多好啊!请大家自学3——10自然段,思考:陈赓和小红军一共有几次对话,并把每次对话中小红军的动作、神态、语言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3.用表格形式罗列出小红军与陈赓的对话。4.指读第一次对话,找出小红军的神态、语言、动作。点拨:(1)什么是满不在乎?你能用满不在乎说一句话吗?(2)小红军为什么这么做?(3)指导学生朗读。5.用以上的方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红军与陈赓的第二、三、四次对话。6.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小红军和陈赓的对话,并思考:小红军为什么拒绝陈赓的帮助。7.反馈,老师进行适度点拨。8.全班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9.陈赓同志终于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骑在马上心情平静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11——15自然段。(因为陈赓见过很多这样的穷苦孩子,陈赓对他们非常关心和爱护)是啊!当陈赓回去的时候发现原来的“强”“等”“多”都是骗人的。10.好,现在让我们回到课题,《倔强的小红军》,大家通过字典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倔强”,通过前面的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这个小红军已经极度虚弱,但他任然尽力设法瞒过陈赓,怎么也不接受他的帮助,所以说他倔强)五.感情升华1.学完此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小红军,你有什么想对小红军说?2.中国人民在寻求光明的路途上参与革命的小孩很多,漫漫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何止这一个小鬼,他们同无数革命先烈一起,以其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当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兴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3.看视频体会长征的艰苦,回味课文内容。六.课外拓展1.小练笔:我最熟悉的人,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2.推荐阅读:《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