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检测(B)+Word版含解析1/12第二章检测(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阴山北麓为农牧交错地带,自南向北地势逐渐变得低平,地貌依次从中山、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到波状高原,具有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日数多等特点,风蚀作用强烈。据此完成第1~2题。1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采取的措施是()A.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保水保墒B.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C.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改种防风效果好的松树D.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答案:1.A2.B解析:第1题,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风蚀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质疏松、风力强劲的春季。第2题,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防御风蚀可以在波状高原发展季节放牧业,淘汰部分过冬牲畜,减少对草场的破坏。在丘陵地带深翻土地会引发较严重的风蚀作用;在丘陵顶部清除原有灌草,种植松树,会破坏该地生态环境,且松树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在波状高原建设基本农田不利于生态保护。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完成第3~4题。2019-2020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检测(B)+Word版含解析2/123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荒漠化4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B.三江平原C.成都平原D.密西西比河平原答案:3.C4.A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与不合理的灌溉有关。第4题,次生盐渍化主要发生在降水不足需灌溉的旱作农业区。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第5~6题。5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6导致该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⑥答案:5.C6.B解析:第5题,用水增加会导致河流中上游过度采水,从而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第6题,图中显示的人类活动有因燃料短缺而砍伐森林、不合理灌溉、因人口增长盲目扩大耕地等。2019-2020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检测(B)+Word版含解析3/12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完成第7~8题。7图中岩溶平原所占比例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A.贵州B.云南C.广西D.重庆8下列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合理的是()①对发生石质荒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②加大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制定石质荒漠化治理有关法规,建立石漠化治理的长效激励机制④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7.C8.B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岩溶平原所占比例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广西。第8题,全部实施生态移民不符合实际;大力发展畜牧业可能会破坏植被;制定有关法规治理石质荒漠化是必要的;以电代柴可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和石质荒漠化。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右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第9~10题。2019-2020年新培优同步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检测(B)+Word版含解析4/129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1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9.C10.B解析:第9题,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需求增多;为扩大耕地面积而排水造田致使湖泊数量减少、面积减小。第10题,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的功能,但不是用来净化城市污水的,所以不能增强城市排污能力;湿地可以减小城市气温年较差。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区域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提供资源并吸纳废弃物的地域空间。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牧交错区生态足迹,可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下表是我国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