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XX省XX县区永兴镇小学刘保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不断发展、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神背道而驰。在教学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呢。一、变先教为先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灌输为主,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作业,以致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况。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都受到了严重阻碍。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就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变教师先讲为学生先学后讲,教师后教后导。二、变教路为学路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统一的“标准件”,而是造就有活力,有个性,会学习的一代。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不顾学生的学情。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不是因材施教;教师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讲了还是讲,学生被动地听了还是听。要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分析学情,及时调控教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教师要随着学生学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路,变教路为学路,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服务于学生,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三、变提问为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第1页共4页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老师的提问跑”的现状。这样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主动学习的形成。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比老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接受”,消除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和主人,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须坐听老师之讲说。”四、创设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情感是打开学生智力大门的钥匙,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表现亲切,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课堂上的主人。第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置身于学生群体中,耐心听取学生发表各种见解。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第三,应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平等愉悦地共同探求知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形成民主融洽的氛围,给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2.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不单是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情感过程。天文学家哥白尼说过,他对于天文的思考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舞”。正是这种情感才使他创立了“日心”说。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要的条件是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3.创设生生之间交往的机会,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由于学生年幼,阅历浅,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因此,长远的第2页共4页目标和抽象的追求,往往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中下生往往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抽象的知识缺乏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