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经验材料: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创先争优李树乡位于新晃县中部,辖10个行政村,人口9000人。乡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有党员316人。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争当先锋模范,争创一流佳绩”的主题,坚持突破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以强化党员主体责任为重点,不断积聚创先争优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召开后,我乡迅速召开各级会议传达学习,采取深入调研、座谈讨论、邀请上级领导现场指导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及时制定了全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支部会、党员大会、横幅标语、简报墙报等形式,把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工作安排宣传到每一名党员。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较低的实际,我们组织乡文艺队以山歌、舞蹈、快板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宣传引导。5月以来,全乡召开会议12场次,悬挂横幅50多条,出墙报3期,创编山歌60余首,组织演出12场次,广大党员深受感染,投身创先争优的热情高涨。二是实行挂牌管理,强化党员责任意识。我们对全乡230户有1名党员、30户有2名以上党员的家庭分别挂上“共产党员户”、“共产党员之家”牌子,坚持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促使党员珍惜身份、珍惜组织信任,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创业致富,以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三是开展设岗定责,强化党员表率意识。实行有职定岗,为在职党员干部树标尺;无职设岗,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围绕科学设岗、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引导履岗、考核评岗等6个环节,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目前,全乡有216名党员参与了设岗定责,共义务维护村组公路12.8公里,清理渠道约5000米,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二、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不断激发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一是突出党员素质提升。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党员干部中倡导“三本书”,即床头一本书,临睡之前看一看;包里一本书,下乡出差看一看;办公室里一本书,工作之第1页共3页余看一看。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讲学相结合,每周三晚乡党委定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推行联村干部讲党课和“一人学一技”活动,并纳入干部个人考核内容。今年来,我乡有2人考取研究生,1人获市技能比武第一名,33名农村党员学会了机动车驾驶技术,80余名农村党员学会了蔬菜、烤烟、肉牛等种养殖技术。二是大力抓作风转变。组织开展“党员作风测评”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党员作风测评。对群众反映强烈、测评分值较低的党员,给予黄牌警告,被两次黄牌警告的党员,劝其退党;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党员,按党章规定进行处理。今年,有1名党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名党员被劝退,党员干部“走读”现象明显减少,上班时间打牌、炒股、玩游戏等不良现象得到杜绝。同时,建立岗位值班制、首问责任制、全程跟踪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办事效率。推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使群众随时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目前,全乡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3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件。三是着力发挥作用。在党支部中开展“解决一个突出问题、凸显一个工作亮点、创新一项工作制度、树立一个先进典型、搭建一个党员工作平台”等“五个一”活动;在党员中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做好一件公益事业、帮扶一名困难群众、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创造一项群众公认业绩”等“五个一”活动。目前,全乡共确定创新课题5个,新出台相关制度3个,采纳党员合理化建议15条,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气象。目前,引进投资500余万元、规模达7000头的养猪场正式投产;连通4个村、惠及5000余人的枫木大桥成功立项,为我乡科学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以建立健全科学机制为重点,不断增强创先争优的工作推力。一是落实领导责任机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落实“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村支部书记向乡党委书记、乡党委书记向全体党员定期汇报党建工作并接受评议。落实领导联点示范制度,乡党委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6个。全乡村党支部聘请3名科学发展指导员担任活动指导员,聘请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活动联络员,形成了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