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_调节定向理论VIP免费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_调节定向理论_第1页
1/10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_调节定向理论_第2页
2/10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_调节定向理论_第3页
3/10
心理科学进展2009,Vol.17,No.6,1264–1273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1264动机理论的新发展:调节定向理论*姚琦乐国安(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天津300071)摘要Higgins(1997)提出的调节定向理论,独立于享乐主义原则,揭示了人们如何趋近积极目标状态和回避消极目标状态。该理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者在服务的需要类型、对目标的表征、对结果的关注点、情绪体验等方面存在区别,并会产生独立的动机结果。文章介绍了关于两种调节定向的特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对基本心理过程和调节定向理论在社会生活的应用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视对调节定向的测量、调节定向与人格、与时间动力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分类号B848一直以来,强调趋利避害或者说追求快乐、回避痛苦(approachingpleasureandavoidingpain)的享乐主义原则(hedonicprinciple)在动机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并成为很多心理学理论的潜在动机假设。然而,这一原则并没有说明人们如何趋利避害;另外,也无法解释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例如,为什么积极的反馈有时能提高任务表现而有时会起到阻碍作用?为什么目标期望和目标价值的最大化并非总能提高个体的目标承诺?Higgins(1997)超越享乐主义原则,提出调节定向理论(regulatoryfocustheory)对上述问题做了清晰的回答。当前,调节定向理论已成为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对心理学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调节定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Higgins,1987)的发展;在调节定向理论的基础上,Higgins后来又提出调节匹配理论(regulatoryfittheory)(Higgins,2000;Higgins,Idson,Freitas,Spiegel,&Molden,2003),最终形成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体系。我国已有学者对自我差异理论和调节匹配理论做了系统梳理(杨荣华,陈中永,2008;林晖芸,汪玲,2007),但还缺少对其核心部分调节定向理论的述评,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很少。本收稿日期:2008-08-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047)。通讯作者:乐国安,E-mail:yuega@126.com文试图梳理调节定向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有所裨益。1调节定向的内涵1.1调节定向:促进定向vs预防定向个体为达到特定目标会努力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思想、反应,这一过程被称为自我调节(Geers,Weiland,Kosbab,Landry,&Helfer,2005)。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自我调节过程中会表现出特定的方式或倾向,即调节定向。调节定向理论根据所服务的需要类型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调节定向——与提高需要(advancement,即,成长、发展和培养等)相关的促进定向(promotionfocus)、与安全需要(security,即,保护、免受伤害等)相关的预防定向(preventionfocus)。两种调节定向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表征和体验模式完全不同:促进定向将期望的目标状态(desiredend-states)表征为抱负和完成,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更关注有没有积极结果,更多地体验到与喜悦—沮丧相关的情绪;而预防定向将期望的目标状态表征为责任和安全,在目标追求过程中更关注有没有消极结果,更多地体验到与放松—愤怒相关的情绪。例如,对于改善人际关系这一目标,促进定向的个体会将其表征为加强社交联系和避免失去社交机会,而预防定向的个体会将其表征为消除不利于社交联系的隐患和避免社会排斥。1.2调节定向vs自我指导(self-guide)调节定向理论认为,个体儿时与照顾者的互第17卷第6期动机理论的新发展:调节定向理论-1265-动方式决定了其主导自我指导类型,进而影响个体的调节定向——理想型自我指导指向希望、愿望和抱负,涉及的是促进定向;应该型自我指导指向责任、义务和职责,涉及的是预防定向。可见,调节定向与自我差异理论中的“自我指导”有密切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调节定向的形成就是自我指导类型的习得过程。调节定向既可以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历史的影响,表现为一种长期(chronic)的人格特质;也可以受当前情境或任务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暂时性的动机定向。不论长期的还是暂时的调节定向,其动机结果相似(Higgins,1997)。可见,调节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动机理论的新发展_调节定向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