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VIP免费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_第1页
1/3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_第2页
2/3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_第3页
3/3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年4月第26卷第4期ChinJPractophthalmol,April2008,Vol26,No.4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张颖张晓’论著:技能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远视弱视儿童经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2例73只眼远视弱视儿童配镜、常规遮盖治疗及远压抑治疗,红色闪光仪治疗,强迫弱视眼做精细工作,随访2~7年,对比屈光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均下降屈光度轻、中度远视与重度远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月数轻、中度弱视组间及轻、中、重度远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儿童配镜、常规遮盖治疗及远压抑治疗后促进重度远视屈光度明显下降,弱视程度明显下降,弱视治疗疗效与初诊时的年龄、弱视程度、远视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关键词】弱视;远视;屈光状态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发病率是3.92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眼球发育不良引起屈光异常,尤其远视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病因。为了探讨远视弱视儿童经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特点,我们对42例弱视儿童经治疗至基本治愈后,调查其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及各种类型弱视治愈时间的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临床基本治愈的弱视儿童(基本治愈标准为1996年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工作会议通过的疗效评价标准)【2】。远视儿童42例,73只眼,初诊年龄3~9岁,平均为5.33岁。其中屈光不正型27例,55只眼,屈光参差15例,18只眼;轻度远视11只眼,中度远视15只眼,重度远视47只眼;轻度弱视12只眼,中度弱视49只眼,.重度弱视12只眼。(1)检查:用1%阿托品眼膏点双眼,每日1次,连续使用3d后,第4天用视网膜检影镜专人检测屈光度,配戴合适眼镜。每年同法重新验光配镜1次,并对眼镜度数做相应调整。(2)治疗:进行弱视治疗,用严格遮盖健眼或两眼交替遮盖;、压抑治疗,强迫弱视眼做精细工作;辅助进行红色闪光仪治疗。每位患儿都能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完全遮盖治疗并定期复查。(3)屈作者单位:250012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眼科通讯作者:张晓,Email:cSzhou@sdu.edu.cn光度计算:均以等效球镜计算:复性远视散光等效球镜一球镜+l/2柱镜;年均下降屈光度=(初诊屈光度一末次屈光度)/观察年数。观察时间为2~6年,基本治愈月数为初诊至初次视力达到正常的时间。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包,治疗前后屈光度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各类型弱视组间对比使用f检验。结果治疗前后屈光状态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婴儿至儿童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期眼球发育也最快,有文献报到学龄前儿童96%为远视眼,随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变长,远视程度逐渐降低,屈光度就逐渐降低f3,4f。这与本篇治疗前后屈光度降低是一致的。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3】。而远视性屈光不正是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其随之而来的双眼视觉功能障碍,可导致高级视功能如立体视觉的缺陷,但早期视功能障碍是可逆的⋯。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绝大部分患儿可能获得较好视力,如未及时治疗,可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