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学物理的解题技巧好用中学物理的解题技巧物理是一门逻辑性特别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肯定的数学学问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实力。因此许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殊难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以下是我为你介绍的物理学习方法,希望能帮到你:一、理清概念切勿混淆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用词上很有讲究。初学时,肯定要将第1页共18页这些概念弄清,不然便会给将来的解题埋下隐患。例如:f=μN这一公式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或最大静摩擦力,对纯粹的静摩擦力并不适用;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导出的一些比例式,必需在初速为零的条件下才能运用;在答题时要适时地对“牛顿第三定律”加以引用等等。这些细微环节在解题时都要加以留意。另外,对诸如“第2s初”、“第2s末”、“第2s内”、“2s内”这类看似相近却意义不同的词语,务必要彻底搞清,做题时也要睁大眼睛看清晰,否则就会屡屡犯错。还必需留意的是,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肯定要深刻,不能整个吞枣第2页共18页一知半解,否则便会给将来的解题埋下隐患。下面给出一例:例1:一根质量为m、长度为L的匀称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推出桌面的部分长为L/3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多少?分析与解答:对本题常有同学认为,因为有L/3长度木料在桌外,所以木料对桌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2/3,即N=2/3mg,从而摩擦力f=μN=2/3μmg。这就犯了严峻的概念性错误。其实,既然木料(包括伸出桌面的那L/3木料)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它处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的状态,就必定有N=mg,即摩擦力f=μmg。第3页共18页简评:最简洁的问题,若对所引用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就会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向。二、熟记公式敏捷运用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能快速而简便地解题,没有烂熟于心的公式自然是办不到的。打个比方:假如把各种各样的题目比作一幢幢不同的高楼,那么一条条的公式就好比是砖块。造楼、即解题的方法自然成千上万,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无非就是将一块快的砖堆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熟记公式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最最基本的。第4页共18页那么,仅仅将公式背出便万事大吉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假如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还要学会敏捷地运用公式且看下面一个例子:例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第1s内的位移是2m,求第3s内的位移。解法一由s=v0t=1/2at2可知:v0=s/t-1/2at=2/1-1/2×2×1=1m/s即有sⅢ=s3-s2=v0t3+1/2at32-(v0t2+1/2at22)=1×3+1/2×2×32-(1×2+1/2×2×22)=6m第5页共18页解法二运用“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中的`计算加速度公式求解,即a=(sⅢ-sⅠ)/2T2,即得sⅢ=2aT2+s1=2×2×12+2=6m比较可得,解法二较解法一来得简便,主要是选择了更为恰当的公式。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如何敏捷地运用公式对解题的速度大有影响。而我以为,提高此类技巧的主要方法还是得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熟能生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解题时加快速度。第6页共18页三、分类探讨勿忘检验“分类探讨”和“检验”在物理学习中是比较重要的思想方法。如何全面地考虑问题,在解题时做到既不遗漏答案,又能精确地把不合实际的答案删去,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例3:A、B两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A=3kg、mB=2kg,A质点静止,B质点有向右的初速v0=10m/s(如右图)。A、B分别受恒力FA及FB作用,FA及FB的大小均为6N,发向与v0在同始终线上。则经过多少时间t后,A、B两质点的位移相等?分析:本题中的FA、FB的大小虽然已经确定了,但其方向并未第7页共18页完全确定,因此要进行全面的探讨,不能想当然地认为FA、FB与v0的方向是一样的。这样就会漏解。本题可先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求两个质点的加速度,再依据位移公式求出它们的位移,最终分别探讨FA、FB与v0同向反向的四种状况,逐一求得其解。解:略。例4:气球连同下挂的重物质量一共24kg,由地面起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6分钟后,气球下挂的质量4kg的重物从气球上脱落。求重物脱落后4s末与8s末时,(1)气球离地面的高度第8页共18页(2)重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