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指导一、《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内容(一)高等语文素养部分1.(1)红:精讲篇目10篇;(2)黄:提要篇目15篇;(3)蓝:思考篇目15篇;(4)灰:自学篇目45篇。2.主要篇目现代十八岁出门远行论睁了眼看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鸭窠围的夜经济学视角下的道德悖论文化是什么古代儒学摘要老庄录真法家治术晋公子重耳之亡答李翊书秋声赋伯兮春江花月夜梁甫吟新婚别定风波贺新郎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筼筜马伶传呵旁观者文窦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外国敬畏生命高加索灰阑记(二)应用写作能力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一章应用文的基本知识;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事务文书;二、重点文言文段落P4/1.2.3P5/1.3.4P6/2.3.5.6P7/1.3P8“恭敬……”P12/1P14“人之生也……”、“知人者……”P25“今有……听于威矣”P27“圣人之为国……”P29“仓廪实……”P123“僖负羁之妻……”、“叔詹谏曰……”P124“楚子曰……违天必有大咎”P127“对曰:臣谓……余何有焉”P141“故画竹……少纵则逝矣”、“夫既心识……岂独竹乎”P223“生所谓立言者……”、“始者……其难哉”、“其观于人也……然后肆焉”、“气水也……皆宜”、“待用人者……”三、考试题型介绍(一)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本题型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内容涉及主要篇目:作者(提出者)、出处、主要内容或观点、艺术特色、价值或影响等;2.应用文写作部分的基础知识。例1.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苍凉悲壮D.沉哀凄苦例2.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是指()。A.文件B.公文C.报告D.通知(二)文言文翻译(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本题型侧重于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答题时应从如下几点着手:重点、难点字词的翻译、意思表达的准确性、直译和意译的恰当运用等;翻译要做到准确、到位、语意通顺。例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三)论述题(共1题,每题10分)本题型侧重于对重点课文内容,特别是对课后思考题理解情况的深入全面考查;答题时应从如下几点着手:充分理解和掌握重点篇目的课后练习内容,对问题要点有相当熟练的掌握,应有充分的自由发挥;回答时要做到明确题意、要点分明、充分展开、文字顺畅,字数宜多、不宜少。例1、试简述《晋公子重耳之亡》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特色。答:(1)文章善于在列国矛盾斗争的旋涡中叙写历史人物。(3分)公子重耳离开晋国逃亡这件事的本身,就是晋国内部权力斗争,主要是晋公子王位之争激化的结果。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礼遇,同样跟当时列国之间的斗争形势有关。(2)文章善于在对照和映衬中不断深化公子重耳的形象。(3分)众公子的无能和平庸,适足以衬托出公子重耳的卓尔超群和远见卓识。正因为重耳是晋国诸公子中的佼佼者,所以跟随他出亡的从者数量众多且才力超群。重耳的追随者大都是当时晋国的栋梁之材或智能之士。此外,公子重耳流亡期间所幸遇的几个女子几乎都是值得称颂的。(3)文章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强化主人公重耳的性格。(2分)全篇基本上是以顺叙和补叙、追叙相结合,而以顺叙为主;在行文中又时而嵌进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以加强叙事的趣味性,使历史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如“乞食野人”、“退避三舍”、“季隗待子”、“醉遣重耳”、“曹共公观裸”、“怀赢不卑”、“子犯授璧”等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小故事。例2、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多次出现一系列意象或符号,这些符号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种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体现出这篇小说的哲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