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第一篇: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助推党风廉政建设一、明确职责,找准定位。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XX省内部审计条例》等规定,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依法独立开展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及时查错纠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立法的目的作出明确阐述“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法》为审计工作防范廉政风险提供了法律基础。二是审计署原审计长刘家义在部署20XX年十项审计重点工作时指出,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对存在的重大问题坚决查深查透、如实报告、依法处理,对犯罪分子绝不手软。三是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部署,以不同形式提出了“强内审、促廉政”的要求,例如《XX省内部审计条例》明确为“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又如《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川办函〔20XX〕201号)明确“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对构建完善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起的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审计全覆盖和各部门(单位)规范财政秩序、维护经济安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因此,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当前面临的形势,都对内部审计在防范廉政风险工作中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梳理问题,分析成因。为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内部审第1页共11页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认清内审工作现状,分析问题的成因,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因此对内审工作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现存在以下现象:(一)各部门认识有待提高。内审条例等相关制度规定,各部门负责领导、指导、监督本系统的内审工作。因此,各部门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责任。但有的部门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内审人员尚有“内审是自找麻烦”的错误观念,导致内部监督不严,容易形成滋生腐败的温床。(二)各单位内审制度有待健全。一是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单位为应付检查草草制定内审制度,未结合实际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二是制度不完善。有的单位未将内审工作纳入单位内部考核机制,也未形成责任追究机制,导致出现问题后责任不清、奖惩不明。三是制度缺乏操作性。有的单位内审制度仅有原则性的条款规定,比较笼统,具体操作性不强。(三)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有待强化。内审条例规定,财政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下属机构较多的单位应设置独立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内审人员。但受机构和人员编制等因素制约,设立独立内审机构的较少,内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四)内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有的内审人员审计思维老套、工作方法简单,还停留在就账查账的传统审计阶段,审计内容和手段较为单一,审计实战能力不强。三、立足现实,大胆创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现实情况,近年来XX县区审计局克服重重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的内审工作。(一)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早在20XX年就以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提高对内审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审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四方面,对全区内审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二)做细目标计划,突出重点。在年初进行内审项目计划管理时,结合各单位实际,鼓励内审单位从四个方面开展内第2页共11页审工作:一是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入手,不断完善审计内容,进一步规范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二是以深化绩效审计为抓手,加强专项资金审计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