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VIP免费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_第1页
1/62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_第2页
2/62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_第3页
3/62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一、中成药的现状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固定的处方,依据一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中药制剂。特点: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携带方便、起效快。现有中成药厂600余家,生产的中成药品质4000多个,40多个剂型,年产值百亿元以上。被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的中成药品种共1462个。中成药制剂中存在的问题辅料品种缺乏中成药的基础性研究薄弱制剂设备不完善,制剂的生产不够规范化和自动化饮片质量不一二、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及原则(一)药物处方方剂是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按照组方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药物,妥善配伍而成二、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及原则(二)中成药的组方原则1、主药(君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2、辅药(臣药)辅助主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物3、佐药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4、使药引经药、调和药二、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及原则(三)组方的灵活性每一首方剂中主药是必备的,但不一定每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一定每味药只起一种药理作用。三、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中药传统剂型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胶剂、膏药等中药现代剂型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气雾剂、喷雾剂、注射剂等等现代中成药剂型选择的原则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四、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一)中成药的用量需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异,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四、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二)服药时间口服药一般每日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饭后0.5-1小时服用补益药多滋腻碍胃,适宜在空腹时服用;消食导泻药及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适宜饭后服用;驱虫药适宜清晨空腹时或晚上睡前服用;安神药适宜睡前服用;调经药适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祛痰药适宜饭前服用;呕吐病人应少量多次服用;平喘药适宜在哮喘发作前1-2小时服用;急性病,可以不拘于时候服用。四、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三)服药方法吞服冲服含化炖服调服吸入法鼻饲注射法外用法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一)中成药之间1、辩证准确,药证相符《医述》:“凡医人用药,须先认证,认证须先审脉。审脉明,斯认证真;认证真,斯用药当”。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2、了解中成药的主要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黄药子肝毒性→肝损害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马兜铃酸→肾毒性→肾损害蟾酥→心脏损害、心律失常马钱子→神经系统损害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附子(乌头碱)↑含乌头的中成药与含贝母、半夏等治疗咳嗽的药物配合使用(十八反)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3、根据病情需要决定使用中成药的时间长短病情向愈,中病即止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二)中、西药之间1、病证结合,合理运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标本兼治、相辅相成。如:肾阳虚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壮阳补肾药(淫羊藿、巴戟天、附子等),可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免疫功能增强,起到补肾固本止咳的作用。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2、互相协同,增强疗效冬虫夏草+卡马西平协同抗心律失常。金银花增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镇静催眠药与逍遥散联用可提高对失眠症的疗效。补中益气丸与环磷酰胺合用,降低毒性。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3、取长补短,降低毒性十全大补汤、复方阿胶浆治疗结核病人服用利福平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小青龙汤、柴胡桂枝汤对Ⅱ型Ⅳ型变态反应具有明显抑制的作用小柴胡汤、人参汤可减轻丝裂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五、中成药的配伍原则4、减少药量,缩短疗程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免疫性疾病,长期应用毒性较大,加用雷公藤可减少其用量,缩短疗程。抗癫痫药与柴胡桂枝汤联用,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嗜睡、肝损害等副作用。六、中成药配伍宜忌(一)中成药之间1、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乌头碱中毒剂量0.2mg,致死量2.5mg瓜蒌、白及、白蔹等能增强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成药的配伍宜忌与不良反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