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稿)VIP免费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稿)_第1页
1/22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稿)_第2页
2/22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稿)_第3页
3/22
营养学基础知识:←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素←什么是合理营养←什么是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营养不再仅仅是简单地摄入食物,达到“饱腹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搭配膳食,满足不同时期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使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机能达到最佳功能状态,保持生命活力,改善健康状况,延缓衰老进程。营养素食物中的养分科学上称为营养素。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营养素,生命便无法维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约有50种,归纳起来分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近年来发现膳食纤维也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可算是第七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功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1)供给能量以满足人体生理活动和体力活动对能量的需要,(2)作为建筑和修补身体组织的材料。(3)在体内物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富贵病。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的病态统称为营养不良,都是营养不合理的后果,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由于没有一种食物能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我们在安排膳食时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食物,根据各种食物中不同的营养成分恰当地调配膳食来全面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一般来说,三餐食物量的分配不应相差很多,午餐可适当多一些。不吃早餐和暴饮暴食都是不合理的进食方式。合理的烹调方法不但可使食物味美可口,促进消化吸收,还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但应注意尽量减少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例如,淘米时过度搓洗,高温油炸食品,新鲜蔬菜切碎后长时间用水浸泡和长时间熬煮等都会导致营养素的损失。在我国迫切需要普及营养知识,使人民群众知道如何获得合理营养增进健康。营养素的供给量营养素供给量简称供给量。它是衡量群体营养素摄取量是否合理的标准。在制定供给量时98%)人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将这个添加了安全量后的数量称为供给量。显然,供给量大于生理需要量。但是,在制定能量的供给量时不添加安全量,为的是避免一部分人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供给量就是其平均需要量。制定供给量时不仅考虑了个体差异,还参照了饮食习惯和食物的生产供应情况。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学家们将根据需要和可能及时加以修订。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是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修订的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供给量标准主要用于评价群体膳食质量,对于个人,供给量可作为参考。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等其他元素。上述这些元素按一定结构组成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20多种,这20多种氨基酸以不同数目和不同顺序连接构成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蛋白质,发挥它们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可相差几千倍,但它们含氮的百分率相当恒定,各种蛋白质每100克中的氮含量都约是16克。这样,我们要测定某一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便可以首先测定其氮含量,再乘以6.25(100÷16=6.25)即可得出该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营养学上将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营养学基础知识(讲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