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种意识提升组织工作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人才争夺更加激烈,组织工作处于这种大整合、大冲撞、大融合的大环境下,工作方式、运作机制、发挥作用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要沉着应对新的复杂形势,组织部门必须强化四种意识,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水平。一、必须强化赶超意识。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全体组工干部的努力下,我县组织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省市也有一定的位置,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同时,我们又要面对形势变化一日千里,各路群雄竟起的格局,如果只满足以往成绩,固步自封,必然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我县组织工作要推陈出新,必须树立赶超意识,增强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紧迫感,做到敢于突破自我、突破常规、突破经验。一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形式下,组织部门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要把组织工作放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去进行纵横比较,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从而看到差距,找准努力方向。要勤于学习,建立健全一整套理论学习制度,使广大组工干部加深对新理论、新学说、新观点的理解,真正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为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然后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创造性的加以运用,进一步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取得新的突破。二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更是组织部门创优争先的动力源泉。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不变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固守摊子、被动适应的习惯思维和认识,确立超前谋划、创新服务的理念,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于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组织工作观念、方式、制度上,不断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形成新特色,寻求新突破。三是要有科学的方法。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要赶超先进,还必须第1页共6页讲究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实际,吃透实情,才能真正找准差距,看准问题,定准目标,从而为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赶超先进创造扎实的基础条件。其次,要推动组织工作由传统方法向现代方法的转变。当前,要积极合理运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方法创新组织工作的手段,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善于打破行政命令的单一模式,运用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多种方法推动组织工作的落实,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再次,要注意发挥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将各项工作目标尽可能细化、量化、具体化,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的责任制,形成分工协作、有机协调的组织工作格局。二、必须强化开放意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组织工作被人为地神秘化了,许多正常性工作也搞起了“暗箱操作”,透明度低,听取群众意见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崇尚公开、讲求平等。这就要求组织工作必须打破神秘化和封闭式状态,确立开放的组织工作理念,形成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一是要努力形成开放的人才选用机制。要通过建立以平等、公开、竞争、择优为特征的开放式选人用人机制,使人才人尽其才,才得所用。当前,要继续推行干部选任制、民主推荐制、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切实打破干部人才的地域、身份限制,使所有人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要积极推行任职资格认证制、聘任制、考任制,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陈旧观念,在全县上下营造“唯才是举”、“能者上、劣者下”的用人氛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改革分配制度,改善人才待遇,使各类人才舒适从业、安心创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人才市场、企业厂长经理服务中心在内的要素市场,扩大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范围,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使人才市场配置走向法制化、理性化。二是要努力形成开放的干部评价体系。要坚持公道正派地用人,避免用人上的失误,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形成一套客观、公正,能为全社会所认同的干部评价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