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然而,拼音教学又是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我教学时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的学习课堂气氛。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环境中积极地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难关。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一,导课新颖,引发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源自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继续感受的意愿,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iu,ui时,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有两个小朋友,他们分别叫小iu和小ui,他们是一对双胞胎弟兄,长相几乎一样,又经常穿一样的衣服,带一样的帽子。他们的妈妈有时也很难分辨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可聪明的阿凡提却一眼就能分清。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阿凡提是用什么办法把他们分清的吗?”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师抓住这一极佳的时机,导入新课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并存。教学新的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记忆,单靠硬邦邦的读与背,学生会很被动,教学的效果也不见效,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在教学时加入一些简单有趣地活动。如,教学6个单韵母时,我采用看口形猜字母的游戏加以训练,首先叫一个同学上来做口形,其他同学看口形把字母猜出来,这几个韵母有圆嘴读、有张大嘴读、有扁嘴读、还有撮嘴读,通过学生的做口形就能清晰的把它们区别开,有助于学生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不同课形采用不同的游戏。如:摘苹果、找朋友等。学生能在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三,启发质疑,培养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汉语拼音第六课《jqx》中着部分学习内容,以往教学时,都是由教师告诉学生jqx与ü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次学习,教师调整了教学思路,首先板书了这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没过多久,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有的学生说:ju,qu,xu中韵母ü上的两点怎么没有了?有的说:“本来韵母是ü,只是书写时省写了两点。这是因为,再普通话里,jqx不能和ū相拼,所以和ü相拼时,ü上的两点可以省去。你能编个儿歌记住这个规则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纷纷发言:小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小ü碰见jqx,去掉两点还念ü......此时,连教师也不得不佩服学生思维的活跃。可见,为学生创设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四,多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形辨音。拼音,在写法上,读音上,跟以前已掌握的知识有联系的,在教学中就针对这一特点,编一些可行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这样既直观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如教学声母p,出示“小朋友泼水图”,启发学生时,紧紧扣住图中“泼水的泼”的发音,“泼”发得轻短就是“p”的音,边示范泼水的动作,边讲p的发音方法。学生上台表演泼水的动作,边演边读,记住p的音。记形时,。念出顺口溜:小朋友泼水p、p、p.学生集体读,分组读,开火车读顺口溜。得用易记有趣的顺口溜,使学生能更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只要创新地设计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样能使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变成欢乐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