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詹天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生词意思,用“争夺”“争持”各造一个句子。3.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认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华夏名人——詹天佑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研究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直奔中心句1.提示:文中有一句话直接点明他是什么人,哪一句?2.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哪两个,什么意思?3.为什么称他为杰出爱国的工程师,他对我国铁路事业有何贡献?(学习第一段2、3句和第二段第一句。)4.交流资料,加强对詹天佑的认识对于他的生平资料你还了解哪些?告知学生:他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三、理清脉络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达“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的?2.自由朗读全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想一想共写了几件事。3.学生交流,理清脉络、指导分段。4.如果我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的话,文章内容会更清楚学生说师板书:接受任命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四、检查生字词1.个别读生字,正音翘舌音“嘲”和“岔”前鼻音“宾”2.检查读生词3.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培养语感(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通过反复读句子,理解“争夺”与“争持”两个词的差别,重点在后一个字上,再指导学生造句五、练习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进行个别练读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节课让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这个中心。2.记得课文讲了关于詹天佑的几件事吗?首先来学第一件二、学习接受任命部分1.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文中有一句话2.第四段首句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读前半句,问修筑京张铁路有什么困难?3.第三段第五句扣“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讲修筑铁路遇到的地形方面的困难.4.帝国主义者怎样嘲笑中国工程师?有一家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让学说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并训练有感情地朗读。5.小结本段:这一段讲詹天佑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的要挟下,在他们的嘲笑和蔑视下,在全国人民的瞩目下,顶着很大的压力,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三、学习勘测线路部分1.读“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中哪部分概括了本段内容?2.勘测线路部分也集中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细读课文,找出重点句再分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引读:“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不光严格地要求工作人员,而且带着学生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去做,用个成语说就是——“身先士卒”“身体力行。”“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过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读到这句我们不得不说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3.这一段写詹天佑勘测线路写得非常有条理,请按照“勘测线路的决心、詹天佑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把这段分为四层。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我们还应学习这段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里活动表现人物的品质。四、学习开凿隧道部分1.读第5段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