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1.通常所说的燃烧一定()A.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氧化反应D.发光发热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A.只要与氧气接触B.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C.只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3.下列关于激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也能燃烧D.可燃物燃烧时都有火焰产生4.白磷的着火点为()A40℃B.60℃C.100℃D.200℃5.炒菜锅里正在加热的油燃烧起来,最佳的处理方法是()A.立即向烧着油的锅里撒沙子并将锅离开火源.B.马上向烧着的油泼水C.迅速盖上锅盖,关闭火源或将锅离开火源D.赶快把燃着油的锅离开火源6.下列没有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败C.酒的酿造D.蜡烛燃烧7.下列有关燃烧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不是C.前者反应缓慢,后者反应剧烈D.前者剧烈且发光发热,后者反应进行很慢,甚至不易察觉8.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之处是()A.都会发光B.都会放热C.都是氧化反应D.都是化合反应9.下列不属于易燃物的是()1∕4A.硫酸B.酒精C.食盐D.液化石油气10.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B.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C.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4分)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80℃的热水,并投入少量红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上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上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分的白磷.(1)实验进行不久该同学观察到,而.(2)该同学从上述现象得出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二是要使可燃物一.(3)该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来验证燃烧的两个条件,其实验(填“是”或“不”)严密,若不严密,该如何作最简单的改进?(若严密,则不填)12.可燃物燃烧时的不同现象除了与可燃物的有关以外,还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和氧气的.13.煤矿在堆积贮存大量煤时,一定要把煤压紧并在底部装上通风设备,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驱散.三、简答题14.(8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和吹灭蜡烛这两种熄灭火焰的方法的原理是否相同请加以说明.15.(8分)水为什么可以灭火?【素质优化训练】2∕41.火柴杆竖直燃烧有什么现象发生?试解释之.2.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用细铁丝,而用较粗铁丝时,则不能燃烧,为什么?【生活实际运用】新买的白炽灯泡里常涂有少量暗红色的物质,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问该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知识验证实验】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温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001年武汉市中考试题)【知识探究学习】活动与探究:请到实验室里看一看,少量白磷是如何保存的?为什么要这样保存参考答案一、1.CD2.D3.BC4.A5.C6.D7.AD8.BC9.C10.D二、11.(1)铜片上白磷着火,水中及铜片的红磷都未燃烧,(2)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3)不;将水中红磷换成白磷12.性质,接触面积、浓度13.与氧气的接触,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三、14.不相同.前者是隔绝空气;后者是风吹带走了热量,使火焰温度降至其着火3∕4点以下.15.因水与已燃物质接触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已燃物的温度降低,同时一部分水汽化笼罩在可燃物周围,使已燃物与氧气隔开,故可灭火.【素质优化训练】1.答:当火焰在下方时,火柴很快烧成灰烬,因此时燃烧的同时加热即将燃烧的火柴杆,使其温度很快达到着火点,当火焰在上方时,火焰慢慢熄灭,因此时火焰内焰温度低,火焰下方的火柴杆难以达到着火点,故火焰熄灭.2.答:因为粗铁丝反应时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会覆盖在其表面,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并隔绝氧气,故看不到燃烧现象.【生活实际运用】该物质为红磷,可以与少量氧气反应,减少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