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章走近细胞§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教学目标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你认识这些细胞吗?人体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论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具有多样性思考;你能从中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的形态结构的原因吗?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目镜物镜转换器遮光器载物台镜筒镜臂镜柱遮光孔压片夹镜座CDABEFG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2.对光(选择低倍镜、反光镜、光圈)3.固定装片放置载物台上4.转动粗准焦螺旋,载物台上升(目视物镜与装片之间)5.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载物台下降,直至看到物像6.移动目标至视野中央7.更换高倍物镜8.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为止9.调节反光镜、光圈◆显微镜的使用:1、成像:上下左右均颠倒,即是旋转180度做题小技巧:判断物像的简便方法: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例】【变式练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应该把载玻片往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A.甲B.乙C.丙D.丁√技巧点拨:装片移动原则是“同像移动”,即像在何方就向何处移装片。2、放大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变式:若该题中64个细胞排成一排,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个。【例】B16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1.放大倍数问题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注: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②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成反比: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反比)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放大倍数的平方(反比)③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物象移动与实物的关系向哪偏,向哪移3.显微镜下视野大小、明暗问题低倍镜:物象小,数目多,视野大,视野亮;高倍镜:物象大,数目少,视野小,视野暗。4.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注意事项:①先低后高;②调视野亮度;(光圈、反光镜)③不能动粗(准焦螺旋)小结: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绝大多数)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植物、动物、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两大类:共性是什么呢?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真菌(酵母菌、大型真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细胞的分类•带“菌”字的就都是细菌吗?乳酸菌酵母菌破伤风杆菌食用菌青霉菌肺炎双球菌细菌细菌小结:除了乳酸菌外,一般带有表示形状的词的话,象“杆”、“球”、“螺旋”、“弧”等都是细菌。原核生物——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螺旋菌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原核生物——蓝藻发菜:(发财)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原核生物——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生物界最小的细胞细胞学说:细胞学说: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思思考考1、找出以上不当的一条,并改正。2、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能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2、科学发现的特点(1)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3)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4)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评价反馈1.下列生物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