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物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知识点分项汇编《恒定电流》一、电流、欧姆定律1.电流:①定义式:I=q/t;②微观式:I=nqvS;③I=UR.2.欧姆定律:I=U/R.二、电阻、电阻率、电阻定律1.电阻定义式:R=UI.2.电阻决定式:R=ρlS.3.电阻率:ρ=RSl.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三、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1.电功公式:W=qU=UIt.2.电功率公式:P=Wt=UI.3.焦耳定律:Q=I2Rt,用于计算电热。4.热功率:P=Qt=I2R.四、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电动势(1)定义: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2)表达式:E=Wq.(3)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内阻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也有电阻,叫做电源的内阻,它是电源的另一重要参数.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E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E=U外+U内适用于任何电路3.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1)关系式:U=E-Ir.(2)U-I图象如图所示.①当电路断路即I=0时,纵坐标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②当外电路电压为U=0时,横坐标的截距为短路电流.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方法归纳总结】“柱体微元”模型的应用1.模型构建:物质微粒定向移动,以速度方向为轴线从中选取一小圆柱作为研究对象,即为“柱体微元”模型.2.模型特点(1)柱体内的粒子沿轴线可认为做匀速运动.(2)柱体长度l=v·Δt(v为粒子的速度),柱体横截面积S=πr2(r为柱体半径).3.处理思路(1)选取一小柱体作为研究对象.(2)确定柱体微元中的总电荷量为Q=nvΔtSq.(3)计算柱体中的电流I=QΔt=nvSq.4.“柱体微元”模型主要解决类流体问题,如微观粒子的定向移动、液体流动、气体流动等问题.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1)程序法:电路结构的变化→R的变化→R总的变化→I总的变化→U端的变化→固定支路并联分流I串联分压U→变化支路.(2)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3)总电阻变化情况的判断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的功率及效率问题电源总功率任意电路:P总=EI=P出+P内纯电阻电路:P总=I2(R+r)=E2R+r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P总-P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任意电路:P出=UI=P总-P内纯电阻电路:P出=I2R=E2RR+r2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电源的效率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纯电阻电路:η=RR+r×100%2019年物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相关题目1.(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V,则电源的内阻r为A.1ΩB.2ΩC.3ΩD.4Ω【答案】A【解析】开关s断开时有:3VE,开s闭合时有:2ERRr,其中2R,解得:1r,故A正确。2.(2019·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第二学期三模)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R为电阻箱。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量6组数据B.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U与R的图象C.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1/U与R的图象D.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原理E=U+URr可知,方程中有两个未知量,则为了测量电动势和内阻,至少需要测量2组数据,选项A错误;根据E=U+URr可得,则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为了得到线性图象,可以作11-UR的图象,选项BC错误;因电压表内阻产生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项D正确。3.(2019·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的铭牌。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该铭牌上获取的信息,得出该电热水壶A.只能在220V电压下工作B.正常工作5min耗电约0.5kW·hC.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6.8AD.用多用电表测量其电阻值约为32Ω【答案】C【解析】该水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