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外科补液外科补液22一一..体液的正常平衡体液的正常平衡人体内的溶液,总称为体液。体液包括水、电解质、葡萄糖、蛋白质等,它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液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决定于:•水的含量和分布•电解质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33外科许多疾病,如肠梗阻、腹膜炎、幽门梗阻、消化道瘘、感染、高热等,都会扰乱体液的稳定性。这种扰乱达到一定的程度,人体重要器官就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不及时纠正,常会危及生命。44(一)水的分布和平衡(一)水的分布和平衡1.水含量和分布:成年男子水的总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占55%。不同年龄的人,体内水的总量是不同的,新生儿的体液总量占体重的80%、婴幼儿可达70%,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水在体内的含量逐渐降低。55其中细胞内液占40%、细胞外液占20%(组织间液15%(淋巴液13%、穿细胞液2%)、血浆区5%)。细胞外液虽比细胞内液少,但流动性大是营养物质输送和代谢废性产物排出的载体;特别是血浆区的容量,是维持正常循环的决定因素。第三间隙(肠腔、腹腔、胸腔)液,正常情况下其量很少,但在异常情况下,第三间隙液增加将导致水的异常分布,引起体液的代谢紊乱。662.水的平衡日需量2000—2500毫升=排出量饮水1000—1500毫升尿1000—1500毫升食物含水700毫升皮肤500亳升内生水300亳升肺400亳升大便100亳升77水的平衡规律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不进也排是因机体生存的需要,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尿液,才能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固体废物。而皮肤挥发和肺的呼出则是恒定的。88(二)电解质的分布与平衡(二)电解质的分布与平衡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它们对维持细胞内外水的正常分布最为重要,也是调节和维持体液酸硷平衡的重要物质,主要是通过渗透压而发挥作用的。根据电解质带电性质的不同,电解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细胞内外液所含电解质的浓度是不相同的,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Na+,主要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K+,主要阴离子是HPO4=和蛋白质。但细胞内、外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总数分别相等,以维持体液的电中性。99电解质的重要生理功能电解质的重要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其中Na、K、Ca都起着重要作用。•电解质对神经肌肉应激性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Na、K/Ca、Mg电解质对心肌应激性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Na、Ca/Mg、K10101.钠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正常血清钠浓度135—150mmol/L、平均142mmol/L。生理需要量以NaCI计4—6g/日。1111(1)生理功能:①.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数是154mml/L,而Na就为142mmol/L,占总阳离子数的92%。因此,它和它相对应的阴离子所产生的渗透压也占细胞外液总渗透压的92%。而渗透压又影响细胞外液的分布。当Na+增高时,血容量也增高,Na+浓度降低时,血容量降低。•组成细胞外液的酸碱平衡缓冲系统。Na浓度的增减还能影响NaHCO3的量,而NaHCO3是血浆中的主要缓冲硷。1212(2)钠的平衡规律:人体钠的来源,主要是每天所吃的食盐,成人每天的生理需要量是4—6g。每天从饮食中摄取食盐6—10g,完全能够满足生理需要。多余的钠主要从尿中排出,仅小部分由汗液排出。钠的平衡规律是“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几乎不排”。不进几乎不排是由于肾对钠的排出有很强的控制能力,在体内缺钠的情况下,尿中钠的排出极少。13132.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在细胞外液中含钾量少,仅占体内总钾量的2%。正常血清钾浓度3.5—5.5mmol/L、平均5mmol/L。1414(1)钾的生理功能:•细胞内液重要组成、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当合成代谢时,必有钾进入细胞内,而分解代谢时,钾由细胞内释放出。•维持心肌舒缩功能,K+浓度增高时,心肌兴奋性降低,K+浓度降低时,心肌兴奋性增高。1515•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K+浓度增高时,神经肌肉应激性也增高,K+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严重低钾时,会出现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