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互学?互学——交流展示、质疑释义。学生预学完成以后,进入第二个环节——互学。互学指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主要以交流展示,质疑答惑等方式进行,包括对学、组学、帮学和交流展示等合作学习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最核心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学环节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课堂中要用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自由地合作学习、展示学习,以保证学生交流充分,展示完整,质疑答惑清晰透彻。在互学环节,由小组长组织或主持,通常以对学、组学、帮学或者辅学等方式开展,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小组内成员、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互动探究学习、相互交流学习、帮辅答疑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重点解决预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对学和帮学。“对学”指两名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当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学”指小组内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的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帮学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一般流程为: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主要方法有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和对查(互相检查))等,目的是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组学,是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方式,分组内合作和组间合作。组内合作的形式主要有:(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时讨论。组内合作应按照由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即先对学后帮学,再到组学。先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然后把与对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组间合作学习是把在组内合作学习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求教,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或组长与其他小组组长交流,形成更加准确的答案或结果。展示交流,是互学环节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讲出来”。通常是组内“组团”或“派员”面向全班学生用读(念所得答案)、背(记下答案内容)、说(用自己的话)、演(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表演出来)等方式展示小组学习成果,使得所有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升。学生可以在座位上原地口述,也可以到展示台边演示边讲解,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现问题及时质疑补充,可以对展示者采用追问的形式让其讲明白,讲精确,并对展示者(组)的表现及展示的质量和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展示的时候声音都要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要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对学生的展示交流情况,教师或学生要适时给予评价。评价应以激励优秀为主,先讲优点,再说不足。教师要根据薄弱组优先的原则确定展示小组,鼓励不同形式或有创意的展示。教师要有全员学生参与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动”,随心所欲的“说”,积极客观的“评”,对展示者(组)的评价应以学生参与评价为主,教师适当定性评价为辅,可以是学生个人评,其他小组评,教师评,全班学生评,形式不拘一格。评价要有结果显示,可以给优秀小组加分,也可以口头表彰激励,也可以实物相赠。展示的目的是通过展示者(组)的口头讲解或其他方式的辅助呈现,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有效增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拨,是指针对展示者(组)所展示内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拓展、深化、升华和总结。对展示错的地方要予以纠正,对的或者有创意的展示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可以让班级特别优秀的学生对展示者(组)进行点拨,然后教师再补充,教师也可以把对展示需要点拨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