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流。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个人认为有四点:一是准确把握“整合”内涵是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也不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而是从学科教学的本位出发,有选择的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合理恰当的融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停留在教师“教”的层面上,而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学”的层面上,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价值体验。二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是前提。要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老师必须要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如果老师既不懂网络操作,也不懂PPT、视频微课制作,更不懂网络互动交流,那两者之间的无缝“整合”只是一种空洞口号和美好愿望而已。只有教师熟练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教学资源、加工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重构教学方式,两者的整合才会有支撑和推广应用的主体,才会有光明的前景。三是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核心。实现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根本在于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支撑、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而将“作业辅导”的互动答疑放在课堂内。课堂外,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并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构建。课堂内,师生进行多向的互动交流,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引导思考,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