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综合接地质量控制总结编制:审核:审批: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2、《桥梁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图》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4、《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5、铁路综合接地系统二、适用范围石武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工程的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和接地端子预埋的施工。三、接地原则1、概述将铁路沿线的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电力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道床、站台、桥梁、隧道、声屏障等需接地的装置通过贯通地线连成一体构成综合接地系统。综合接地系统的贯通地线、接地端子或母排(含)至贯通地线引接线,由站前施工专业(单位)负责完成。站后即其他专业施工单位负责自本专业设备、器材至接地母排引接线的材料及施工。2、总体原则(1)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客运专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方式。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2)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内各专业需要接地的构筑物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3)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4)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第1页共4页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5)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6)贯通地线应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7)贯通地线的设置应便于设备就近接入和工程实施。(8)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英增加人工接地体。(9)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电力电缆槽内,每侧一根;接地装置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以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接地装置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梁体及桥墩内的接地钢筋充分利用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外联接地端子。四、质量标准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五、综合接地系统钢筋和端子材料及设置1、综合接地钢筋及端子材料使用:桩基、承台、桥墩、桥台、梁体均使用结构本身的非预应力钢筋,且钢筋的截面积不小于200㎜2(直径不小于16㎜),当截面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即可将相邻的两根结构钢筋并接使用,使总截面不小于200㎜2接地端子的不锈钢头部分长度不小于45㎜,外径不小于30㎜,其中端子头前段加工m16内螺纹,螺纹深度不小于25㎜,m16螺孔加装塑料封头;不锈钢端子头后端连接一段长度不小于150㎜的Φ16钢筋,连接钢筋分为直杆和直角杆两种,连接钢筋必须与部分螺纹腔隔离,隔离长度不小于5㎜.连接钢筋的长度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2、桥梁下部结构及桩基础桩基础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接地钢筋,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为了防止承台接地钢筋和桩基接地钢筋发生误接,施工桩基接地钢筋时必须进行标识(涂刷红油漆),标识采用焊接钢筋头的方式进行,防止因破桩头而失效。承台综合接地钢筋设置:承台中设置封闭的环接型接地钢筋,将本承台中所有桩中的接地钢筋第2页共4页(有标识)进行有效连接,同时与桥墩(桥台)中有2根进行有效连接。桥墩(台)综合接地钢筋设置。在每个桥墩(台)均设置2根综合接地钢筋,与承台环型接地钢筋和墩台顶接地端子有效连接;同时桥墩垂直于线路的方向的侧面,地面一以下20㎝处,设一个不锈钢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于综合接地钢筋有效;连接,供测试之用。每座桥墩侧面设1个不锈钢接地端子,墩帽大里程方向(武汉方向)设2个,共计每座桥墩设3个不锈钢接地端子.每座桥台台帽设2个不锈钢接地端子,台身设6个,共计每座桥台设8个不锈钢接地端子.六、综合接地钢筋及端子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桥墩、承台及桩基中用于接地的预应力结构钢筋之间均要求可靠焊接,以保证接地连通。2、桥墩、桩基础、承台等用于接地钢筋应满足焊接工艺的焊接要求。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焊缝厚度不小于4㎜.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取直径16㎜的“l”型短钢筋进行焊接。3、用于综合接地的非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