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诗词里的童年童趣VIP免费

古代诗词里的童年童趣_第1页
1/2
古代诗词里的童年童趣_第2页
2/2
古代诗词里的童年童趣“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是描写“童趣”的,这些诗歌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读来,不由让人忆起童年各种景象。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讲解:这首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儿在水边学钓鱼的情景。小孩儿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水面的动静,连路人问路也不敢直接回应,只以手势作答,生怕错过鱼儿上钩。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讲解: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着小船进入画面,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到他离去只留下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有捕捉美景,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讲解: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温馨的生活画面,将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惟妙惟肖。大儿和二儿都各自忙着,小儿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读完这首诗,几个顽皮淘气的孩童跃然纸上,将他们淘气活泼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呈现出一种清新、温馨的风格。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讲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铺垫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后两句描写他们追逐蝴蝶时的欢乐情景和蝴蝶飞入“菜花”中“无处寻”的茫然无措,令人忍俊不禁。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讲解:小孩玩冰时,小心翼翼地把盆里的冰脱了下来,用彩丝穿好当锣敲,正敲得兴高采烈之际,“喀嚓”一声,冰碎了,如同玻璃掉到地上一样,声音清脆响亮,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孩子们失落的神态任我们想象。这首诗选取独特的视角看儿童的游戏,别有一番趣味,百读不厌。鸟石山【宋】刘克庄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讲解:孩子们的狂劲儿、野劲儿、疯劲儿,在这首诗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晚春田园杂兴•其十一【宋】范成大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讲解:诗人把儿童向往明媚春光的欢跃情态写得活灵活现。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讲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特别是后两句,读来意趣横生。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讲解:牧童或放声歌唱,或闭口捕蝉,做一切事情他都是自由的,都只是在找寻自己的快乐。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讲解: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生活图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诗词里的童年童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