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授课人补充目标呈现问题引导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穿着美丽的民族服装一起唱歌跳舞,热烈地庆祝,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画,看一看图上有什么?把你找到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比一比谁找得最多。提问:1.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观察的?2.还可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观察?小结:只要我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指导点拨自我发现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一)自主观察,发现规律。1观察图上的每一样物品,找出他们的排列规律。2个别学生说出一个排列规律。(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3全班用完整的话齐说一遍。预设:生:我发现彩旗是按照两面红的,一面蓝的,两面红的一面蓝的这样的规律排列的。4小组说一说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5全班交流。一排黄色这样排列的。(二)独立思考,表示灯笼的规律。1独立思考,在纸上表示灯笼的规律。2教师巡堂,指导学生如何表示规律。3.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1同桌互相交流。2学生展示方法。(三)突出画图、文字、数字、符号等方法表示规律的优点。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刚才大家在表示灯笼排列规律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了用画图和文字的方法,也用同学想到了用符号、数字和英文的方法,那用这些方法来表示规律有什么好处呢?小结:老师也觉得这些方法比较简洁,而且还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灯笼的排列规律。我们数学就是要追求这种简洁清楚的表达方法。(四)用最喜欢的方法表示其他规律。1自主表示其他规律。时间周次7月2日第20周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内容“重复”的奥妙课时1课时课型参加人王静孙宁刘艳梅高小飞赵晓丽主备人赵晓丽授课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使用的方法进行表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简单规律,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教学难点:1.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相同的规律,如“文字”“图画”“符号”“数字”等。教法学法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教具、学具、资源准备每种规律的图片、多媒体课件。2教师巡查,并找出每种规律的表示方法(六)找出规律重复的特点,并根据规律进行推理。1提问: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点呢?2.请你同桌讨论一下。3全班交流找出规律重复的特点。4继续往下推理。师:利用这个重复的规律想一想,如果我要再挂一个灯笼应该是什么灯笼?再挂一个呢?再挂一个呢?再挂一个呢?师:其他的规律你会接着往下排列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一起继续往下排一排。(七)找一找生活中的重复的规律。1翻开数学书85页,自己看一看生活中重复的现象。2集体交流。提问:能看懂吗?谁来说一说?提问:衣服上的花纹是真样重复的?斑马线呢?礼物纸上的图案呢?(课件播放)3学生自己举例子。提问:像这样重复的现象,你还能再举一些列子吗?理解深化检测小结三、课堂总结,畅谈收获。课堂总结:我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出这些物品的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了规律,感受了这些规律“重复”的奥妙,(板书)并且在生活中也找到了这些规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检测习题完成“练一练”第1-3题。作业布置《练习册》板书设计“重复”的奥妙教学反思教后记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