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经验材料xx市xx区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新形势,紧紧围绕暑期安全保卫需要,着眼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平安建设为统揽,以基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按照网格全覆盖、条块大融合、机制再创新、责权再明晰的工作要求,不断抓实基层网格建设,刑事案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发案总数和万人发案率始终保持全市最低,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随机测评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一)抓实管理体制,筑牢基层基础,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平安创建中的核心作用。一是坚持核心领导。按照党组织建在格上的原则,建立了以村(居)党支部书记为网管中心主任、基层党员为骨干的网格管理领导体系,实现了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个党员都在网格中,切实发挥网格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在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平台和区、镇街、村居、网格长四级管控体系的总体框架下,强化基层党组织对网格管控工作的组织领导,配齐配强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在全区10个经合组织协会、2个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并纳入网格管理,大力推进党组织全覆盖。三是强化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村(居)民自治组织在网格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了社区干部包格、居民小组长包点和村民小组为格、村民代表为长的城乡网格管理模式,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抓实网格建设,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凝聚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势组织推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长效机制。并明确提出了五个纳入,即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法机关的总体工作部署、纳入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纳入科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纳入年终综治工作考核,从制度层面为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保障。二是强化体制创新。通过采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资源+技术的管理模式,在面上做大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体系,在线第1页共4页上做强镇(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点上做实网格社会服务管理基本单元,实现社会服务管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服务关口前移,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从2012年起,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门用于平安建设项目。XX县区网格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职40、50再就业人员担任,每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基层网格长和专职巡防队员的工资保障。农村网格长和治安巡防员实行工资补贴制度,每年各村支付巡防费达130余万元。(三)抓实网格单元,科学合理分格,进一步扩大平安建设的覆盖面。一是科学合理设置网格。按照属地管理、便于服务、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充分考虑人口规模总量、房屋座落自然形成和各村(居)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网格单元规模数量。二是实现网格全覆盖。将休疗养院所、宾馆等特种行业、沿街门店、学校、厂企、复杂场所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形成了无缝对接的社会管理网格。三是布建若干管理单元。每个网格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划分为楼栋、户组、门店等若干管理单元,各管理单元再细化到居民户、经营户,通过层层包干负责,切实将管控要求落实到网格末端和具体人,提升对社会态势的快速反应能力。四是打造特色基层网格。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强化对现有工作的整合。如东山社区将基层网管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打造党建型基层网格;育花路社区将社区党员服务、民生需求服务、生态环境服务、特需人群服务、精神文化服务延伸到社区网格,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型基层网格;安居社区围绕社会治安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扎实推进五进网格,即综治维稳、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关爱帮扶和精神文明进网格,着力打造协调联动型基层网格。此外,不断拓展基层网格职能,实行消防工作、民主法制、禁毒工作进网格。大力推进警民共建工程,积极协调驻区武警四支队、消防支队参与地方平安建设,不断充实基层网格工作力量。目前,全区共划分网格261个,设置网格长261名,网格指导员25名,楼(户)长951名,门店长10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