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绝”释义阻绝”释义淮南实验中学方文曙淮南实验中学方文曙地址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邮编地址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邮编23200023200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也。”这是郦道元《三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沿溯阻绝”一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对“沿”“溯”这是郦道元《三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沿溯阻绝”一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对“沿”“溯”两字作了解释,“阻绝”二字则略而不释,大概是认为意思显豁,无须解释吧。不过,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两字作了解释,“阻绝”二字则略而不释,大概是认为意思显豁,无须解释吧。不过,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句译为“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显然是将“阻绝”当作一个双音节词来对待,理书》将此句译为“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显然是将“阻绝”当作一个双音节词来对待,理解为阻塞断绝的意思了。解为阻塞断绝的意思了。但如果这样理解,新的问题就来了。因为“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后面还有“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但如果这样理解,新的问题就来了。因为“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后面还有“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补充说明。既然前面已说在“夏天水涨,江水漫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补充说明。既然前面已说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这里怎么又说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这里怎么又说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千里之外的江陵?其语意乖谬,自相矛盾,一望可知。很显然,《教师教学用书》对“阻绝”两字的理解到达千里之外的江陵?其语意乖谬,自相矛盾,一望可知。很显然,《教师教学用书》对“阻绝”两字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是有问题的。笔者以为,此处“阻绝”当是两个单音节词,阻指江中的阻碍物、障碍物,如礁石、险滩之类,绝是消失笔者以为,此处“阻绝”当是两个单音节词,阻指江中的阻碍物、障碍物,如礁石、险滩之类,绝是消失的意思。阻绝意即江中上下游的礁石、险滩之类的障碍物被大水淹没而消失了。笔者这样解释的原因有二。的意思。阻绝意即江中上下游的礁石、险滩之类的障碍物被大水淹没而消失了。笔者这样解释的原因有二。其一,就词汇而言,古汉语本来就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许多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一旦出现在古汉语中,其一,就词汇而言,古汉语本来就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许多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一旦出现在古汉语中,一般都要当作单音节词来理解,此处“阻绝”当是一例。如果我们以今例古,望文生义,就容易发生错误。一般都要当作单音节词来理解,此处“阻绝”当是一例。如果我们以今例古,望文生义,就容易发生错误。这是常识,无须多说。其二,三峡自古以来就以险著称。三峡之险不仅是因为山高壑深,河床落差大,江流狭这是常识,无须多说。其二,三峡自古以来就以险著称。三峡之险不仅是因为山高壑深,河床落差大,江流狭窄、湍急,更是因为江中礁石林立,险滩遍布。以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来说,古民谣说:“滟预大如马,瞿窄、湍急,更是因为江中礁石林立,险滩遍布。以三峡第一峡——瞿塘峡来说,古民谣说:“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预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预大如蹼,瞿塘不可触。滟预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预大如鳖,瞿塘塘不可下。滟预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预大如蹼,瞿塘不可触。滟预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预大如鳖,瞿塘行舟绝。”这滟预堆就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行船稍有差池,就会被撞得个粉碎,真是凶险万分。行舟绝。”这滟预堆就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行船稍有差池,就会被撞得个粉碎,真是凶险万分。(滟预堆因其太险,于行船不利,上世纪五十年代已被炸毁。)三峡的的另一峡——西陵峡,更可以说是处处(滟预堆因其太险,于行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