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输血科评分细则(100分)单位名称:第2页共3页第1页共3页核查准则条款内容核查方法核查标准分值结果评定《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条、第二十九条对输血科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负责对疑难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审核和专业判断的人员应达到相应专业素养和法规的要求。定期评估人员能力和表现。抽查工作人员资质,并查看培训记录:①输血科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工作至少5年。②从事疑难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审核的人员应至少具有3年本岗位工作经验和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③定期评估人员能力和表现,评估间隔不超过1年。新进员工在最初6个月内应至少接受1次能力评估,并记录。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员工应接受再培训和再评估,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条输血科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场地与基础设施。查看现场区域分配:①应有:血液处置室(区)、储血室、发血室、标本接收室(区)、独立实验室、值班室。②宜有:污物存放区、洗消区、宜有支持性空间(用于档案存取、库房、示教、参考书籍的存放)、宜有员工生活区(个人物品放置区、进餐区、卫生间、浴室)。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六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使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血站提供的血液,按要求储存。血液储存设备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贮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现场查看:①血液来源是否符合要求;②是否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血液储存设备内,并有明显标识。③血液存放时是否遵循近效期优先发出的原则,确保各种血液成分正常周转,保证血液质量并避免血液浪费。④全血和悬浮红细胞应按序垂直在专用冰箱内,无紧密堆放现象。⑤贮血冰箱内和储血室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Expressionisfaulty**实际库存量与电子库存量是否一致,血液的出入库量是否一致。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现场核查及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访谈医生:①告知患者输血风险以及替代异体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药物治疗等)。②输血前开展贫血筛查和治疗(鼓励开展贫血诊断和治疗流程,贫血门诊等)。③输血前常规开展凝血功能筛查及凝血异常的治疗。④采取必要的外科和麻醉等技术减少患者出血,如药物,特殊止血措施。⑤是否规范开展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术前自体贮血、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⑥熟练掌握血液成分输注指征。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建立血液发放及报废管理制度。现场查看及访谈:①是否由医务人员取血,交接核对是否按制度执行。②医院是否规定取血的容器,院内流转的血液质量安全如何保障。③用血科室是否有自行储血的现象。④输血后血袋是否按规定保存24小时。⑤是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血液报废,如:限制单次发放剂量等。⑥报废流程是否符合规范。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第3页共3页第2页共3页《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现场核查及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①是否有制度规定监测时间点,至少包括: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min、输血完成时。②是否有制度规定监测内容,至少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③记录内容是否包含:输血开始时间、输血完成时间、血液成分、剂量、有无不良反应。④输血过程的输注时间、速度、顺序是否符合规范。每项方法不符合标准酌情扣分1-2分10《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九条应建立以单病种质量管理为主的输血评价体系,将其纳入科室及医师的医疗质量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公示。现场核查及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①是否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单病种输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