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材依据:教材分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都以童话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既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又能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故事讲述小骆驼因为受到小红马的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的用处,从而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文章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中,是一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好教材。学情分析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文体。故事通俗易懂,其中鲜活的形象、富有情趣的语言文字,吸引着孩子们去阅读。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通过内容感悟故事中蕴涵的人文思想,透过文本,挖掘文本的价值取向,依然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正确审美观的教育是教学的难点。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课设计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2、过程与方法:(1)在分角色朗读中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和提示语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小骆驼由“委屈”到“自豪”的情感变化,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了解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从而感悟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心。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图片、表格导读学法指导合作交流、分角色朗读、想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大家看看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骆驼和马)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骆驼和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板书课题: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二、读好词语,打好朗读基础。这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很多,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现在我要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镜子委屈告诉疼爱走一趟贮存松散遮挡多亏自豪个别读,齐读三、精读课文、语言感悟(一)精读第一、二自然段1、(出示课文插图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①小骆驼长什么样呢?你从哪里知道的?②小红马的话应该怎样来读?喷着响鼻是什么样?指导读出嘲笑的语气。③如果你是小骆驼,别人这么嘲笑你,你会感觉怎么样呢?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很委屈的心情。2、小骆驼心里很委屈,它会怎样跟妈妈说呢?(指名表演小骆驼对妈妈说出自己受到的委屈)。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骆驼妈妈可心疼了!你能来扮演骆驼妈妈表达出你对小骆驼的疼爱吗?(二)抓住词语,了解沙漠过渡: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骆驼妈妈决定要带小骆驼去沙漠里走一趟。1、同学们对沙漠了解多少,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交流)2、(课件出示沙漠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也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吗?4、出示描写沙漠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松散的沙子风沙铺天盖地5、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说说读了这些词语想到了什么?(三)精读三、四自然段,读中感悟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讨论:小骆驼和妈妈是靠什么走过大沙漠的?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部位特点作用驼峰脚掌睫毛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4、指导朗读,结合图片加深理解。(1)出示骆驼图片,男女生分读第一次对话(2)指名读第二次对话①如果把小问号去掉,换个说法,你会说吗?②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好呢?③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④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齐读。(3)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①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