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兰兰过桥备课教师李凌云【教学目标】1.认识“兰、梁”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2.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桥2.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3.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兰兰过桥》(板书),兰兰过的桥可不是你们见过的桥,读了会让你大开眼界。(指导“兰”字)4.齐读课题,引导质疑:兰兰和谁过桥?她为什么要过桥?兰兰过的是什么样的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3.出示生字词(课件)检测生字的读音。重点提示:“程、砖”是翘舌音,“梁、砖、架、划、巧”是三拼音,“薄”是多音字,要课文里读báo。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课文的哪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是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读一读?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读全文。三、学习生字1.认识生字。2.分析字型,想想识记生字的方法。3.学生交流:4.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字去掉笔画形成的。“兰”与“羊”组词:兰花白玉兰兰草①哪些字跟学的字有点像:转—砖采—彩等—特被—波②各-合扩词:各种各自各种各样带-常扩词:皮带带路领带③坐与座的比较坐:编顺口溜:两个人坐在土上。扩词:坐下坐在请坐座:用“坐”加上“广”扩词:座位座号一座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带”。6、学生读一读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玻璃砖划过去采野花很薄轻巧又平又稳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2.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3.学生自读,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二、朗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1---第4自然段。1.你喜欢哪一种桥?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部分。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砖造的,结实。识记“架、砖”。(3)像一座长长的透明的房子。认识比喻句:把()比作了()。照样子说一个比喻句:像。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4.说说你走过这座桥的感受好吗?学生可以说课文中兰兰的感受(鱼在周围游,船在桥顶上驶来驶去),也可以说自己通过想象的感受。5.读出这种奇妙的感觉。(惊奇、高兴的语气)(二)学习课文6---9自然段。1.朗读6--9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识记“巧”4.说说走在上面的感觉。“又平又稳”(三)学习第10自然段1.齐读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三、朗读全文四、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五、作业画一画你心中的“未来的桥”。【板书设计】:32.兰兰过桥{水里潜水桥玻璃砖}桥靠科学{水面塑料桥塑料管}【教后记】33火车的故事备课教师李凌云【教学目标】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和它们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新词。2.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板书课题: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2.从课文题目我们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多读几遍。2.师范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3.学生汇报。4.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重点指导:查速世创梦名4.再读课文。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飞驰的样子。让学生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的样子。2.指名读第二段,理解“带动”的意思,并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带动”的样子3.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