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见抢救药品药物药理作用不良反应1肾上腺素(1mg)直接兴奋α及β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及心肺复苏。大剂量时出现头痛、血压骤升、心律失常,逾量时出现焦虑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潮红、寒战发热等。2去甲肾上腺素(2mg)兴奋α受体,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升高。用于各种原因休克、胆道与胃的手术中止血,及上消化道出血。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持久或大剂量使用时使回心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増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用药时应严密观察尿量。3异丙肾上腺素(1mg)兴奋β受体,增强心肌血管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周围血管及支气管,用于各种原因休克、心跳骤停和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口咽发干、心悸、不安较常见,也有头晕目眩,面色潮红,恶心、乏力等。4阿托品(0.5/5mg)M受体阻滞剂,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瞳扩血管、加快心律,对抗体内蓄积的乙酰胆碱而作用于有机磷中毒。常见口干、皮肤干燥、面色潮红、视力模糊、排尿困难、便秘。5多巴胺(DA)(20mg)兴奋β受体,还可激动DA受体,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及排血量,使血压升高,用于中毒、出血性和心源性休克。常见有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头痛、恶心呕吐,过量时为严重高血压。6间羟按(阿拉明)(10mg)直接兴奋血管平滑肌,间接兴奋以α受体为主,使血管持续收缩,有中等度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压反应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心跳骤停。7洛贝林(3mg)周围呼吸兴奋剂,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也有较弱的作用,用于各种原因的呼吸抑制。1.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2、剂量过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8.尼可刹米(0.375mg)中枢呼吸兴奋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间接作用周围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用于各种原因的呼吸抑制。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肉僵直。9西地兰(0.4mg)洋地黄类强心甙,作用快,蓄积少。用于各种心功能不全、快速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中毒时出现心律失常,二联律、三联律,绿视、黄视。102%利多卡因(5ml/100mg)钠拮抗药,为人工合成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也是作用迅速而较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嗜睡、眩晕、不安、激动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心跳骤停。11地塞米松(5mg)长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代谢作用、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强,对垂体、肾上腺的抑制作用强。较大剂量服用易引起糖尿及类柯兴氏综合征,长期服用易致精神症状。12速尿(20mg)为速效、强效、短暂的利尿剂,有增加肾血流量,增加钙和钾的排泄,对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也有抑制作用大剂量及长期使用可引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也可出现耳鸣、耳聋、眩晕。13异丙嗪(25/50mg)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中枢安定作用,并能降低体温,用于抗过敏、晕动症、失眠、人工冬眠。困倦、嗜睡、乏力、口干,偶有胃肠刺激症和皮炎14可达龙(150mg)通过阻滞钠通道减慢心室内传导;通过阻断β受体、阻滞钙通道降低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通过抑制钾通道延长心房、心室的复极(治疗多种室性和室上性心率失常)1不能和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合用(普鲁卡因酰胺)2药物的半衰期长,可达40天3每天累积量超过2.2g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低血压4可增强以下药物作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凝剂剂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如苯妥英钠)15米力农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强心药,小剂量表现为正性肌力作用;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指数,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失常,血小板计数减少,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及头痛、头晕、呕吐等16硝酸甘油(5mg)为有机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1主要扩张周围静脉,使血液贮集于外周,减少回心血量,2扩张周围小动脉,使外周阻力和血压下降,减少心肌耗氧量3扩张某些区域冠状小动脉,使心肌缺血区血流量重新分布,缓解心绞痛4扩张动、静脉血管的作用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