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临床运用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主要内容1、呼吸机的工作原理2、呼吸机的分类3、呼吸机的使用方法4、呼吸机的模式参数设置和报警处理5、呼吸机的维护及管理6、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任何呼吸机的原理都是在于气体的压力差。气道正压呼吸机使气体压力增高,通过管道与患者呼吸道插管连接,气体经气道、支气管,直接流向肺泡,此时为吸气期;呼气时呼吸机管道与大气相通,肺泡在大于大气压力,肺泡内气体即自行排除,直至与大气压相等。呼吸机的组成显示屏检测与设置呼吸机管路湿化器空气压缩机呼吸机的分类1、按照与患者的连接方式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面罩与患者连接有创呼吸机:呼吸机通过气管插管连接到患者2、按呼气向吸气转换:控制型辅助或同步型辅助/控制型呼吸机的分类3、按通气模式分类(四类):定时型(时间切换):按预设时间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定容型(容量切换):按预设输出气量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定压型(压力切换):按预设气道压力值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流速控制型(流速切换):按预设气体流速值完成呼气与吸气转换。混合多功能型。呼吸机的分类4、按通气频率分为:常频呼吸机高频呼吸机(通气频率>60次/分)5、按运用对象分为:成人用呼吸机小儿用呼吸机成人/小儿用呼吸机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和疾病类型选择适当的呼吸机,然后进行安装。不同类型呼吸机的安装要求不同,正确连接气源,呼吸道管道和湿化器,检查压缩空气和压气压力是否相等,空气混合器是否工作,连接测试皮囊,按医师指令调节呼吸机,包括设定呼吸频率、吸气时间,潮气量、呼吸机工作方式、吸入氧浓度等;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同时设定各类容量、压力、频率及报警范围,并保持呼吸机开机十分钟,检查呼吸机是否报警,排除各类可疑故障,如管道破裂,湿化器没旋紧漏气等,空气混合器失效氧浓度过高或过低等,必须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并通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条件。机械通气的目的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需要。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3、减少呼吸肌的作功。4、肺内雾化吸入治疗。5、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机械通气的禁忌症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3、张力性气胸病人。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的基本步骤1、确定患者是否有机械通气的指证。2、判断患者是否有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进行必要的处理。3、连接电源及呼吸机管道,打开压缩机、主机开关,打开湿化器。4、模式设置。通气模式特点优点缺点运用机械控制通气(cmv)潮气量、吸气时间及呼吸频率完全由呼吸机产生并控制,与患者无自主呼吸关系可完全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自主呼吸负荷。使用不到可出现废用性呼吸肌萎缩。有自主呼吸时易发生人机对抗没用自主呼吸者、呼吸中枢抑制者、神经肌肉疾患者、呼吸肌疲劳者、及麻醉过程中等。机械辅助通气(AMV)呼吸机对患者的自主吸气动作产生反映并施与同步性通气支持,潮气量由呼吸机控制,呼吸频率由患者控制。与CMV相比不易发生人机对抗及废用性肌萎缩,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使用不当易发生通气过度(如自主呼吸频率增快、自主潮气量增加时)或不足(自主呼吸减弱或停止时)有自主呼吸且自主吸气可触发呼吸机送气的患者通气模式特点优点缺点运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在自主呼吸的时候,呼吸机根据预设的参数给予患者间歇性通气支持。保证患者通气量,降低气道平均压力,锻炼呼吸肌肌力,减少呼吸肌负荷,使通气/血流比更合适,促进脱机。使用不当或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自主呼吸减弱或停止),可出现通气不足,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机疲劳。术后患者,即将撤机患者。持续气道正压(IPPV)在自主呼吸时,呼吸机为怀着提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