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路街道陶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申报工作总结陶瓷社区东起立交桥,西至陶瓷街,北倚刀塄山,南临平川东路,辖区面积2.15平方公里,辖区有城建局、公安分局等6家单位。现有常住人口930户,3310人,流动人口82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19个党小组,党员82人。近年来,陶瓷社区在区文明办和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街道党委和办事处的工作要求,立足社区实情,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党支部、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建设为龙头,扩大基层民主,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开创了管理有序,服务规范,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局面。社区紧紧围绕“科教兴社区、文艺乐社区、法律安社区、道德暖社区、文明立社区”的和谐社区战略,以“真诚服务”为核心,狠抓“育民、乐民、为民、美民、帮民、便民”工程,努力构建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化振兴的新型社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省残疾人工作“先进社区”、市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区级“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全区党建工作示范点”、“五个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妇女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促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几年来,陶瓷社区各类组织和和制度健全,管理体系规范,运行机制完善。有科学合理的创建规划,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社区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健全,活动正常,领导核心作用强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干部和共建单位为组员的创建和谐社区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全面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其他成员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使创建活动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社区实行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协商委员会制度,推行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二、拓展社区服务内容。在工作中,社区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低保对象和优扶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以及面向待业人员和下岗失业的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以优质、便捷的服务来吸引广大居民。改善了辖区的道路交通状况,方便了居民群众出行。又积极与市、区劳动部门沟通,解决了原靖远陶瓷厂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门诊卡这一遗留问题,为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添了一份保障。同时,社区党支部又以实施“六大”工程和创建五星级社区党组织为目标,按照街道党委和办事处提出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年”、“作风建设提升年”、“创先争优活动年”、“环境优化年”的活动要求,建立健全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党日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考评制度等;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内容,成立了170余人的社区“义工”服务队,共开展“义工”服务活动32场次,参加人数达3000余人次。针对原靖远陶瓷厂下岗职工中职业病并发症高,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情况,通过各方协调,聘请专业医师成立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一所,24小时坐诊服务;针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等现状,社区成立了“手工编织协会”,解决了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问题,使她们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就业,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服务内容。三、丰富社区计生服务内容。坚持以实为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实施各项节育措施为重点,以“层级动态管理年”活动和创建流动人口“示范化社区”为契机,以创建国家优质单位为目标,紧紧围绕“亲情服务流动人口”的主题,按照“以房管人、优质服务、区域协作、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管理要求,查验流动人口320人次。利用宣传栏、固定标语、计生文化长廊等载体宣传计生政策及法律法规,上街宣传10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出板报12次,张贴宣传标语15次,并利用图文并茂的、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画建成了计生文化大院,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社区医疗服务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