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的调查报告拼音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既是今后拓展学习的一个最基本工具,也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为了指导和改进今后的拼音教学工作,现就一年级拼音教学的现状、经验和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一、拼音教学的现状(一)教材版本统一我镇共9所小学,所使用的统一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教材编写特点1、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插图既表音,又表形,帮助记忆,培养观察能力,发展语言)2、有机地把学拼音和识汉字结合起来。字、词、儿歌等融入拼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在拼音教材中编排儿歌。增强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巩固拼音。4、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5、复习巩固的形式多种多样。(1)区别形近和音近字母的题目。(2)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3)动手做一做的题目。(三)所需时间汉语拼音的教学共需6—8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都不同程度的感到紧张。(四)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一,镇区所在地的孩子学习基础和兴趣明显好于岭区的孩子。在平原地区,92%左右的学生都在学前班接触过拼音教学,他们对其中的单韵母和声母的掌握都比较好;但从岭区来的不少孩子,受家长教育观念、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有近50%的学生基本没有接受过拼音的学习,即使有20%的学生参加了暑期拼音辅导班的学习,但那种突击式的教学,几乎没有使孩子获得系统的学习拼音的有效方法,所以对于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拼音字母仅仅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而已,要让他们接受和掌握,确实很困难。2、家庭成员的素质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于孩子学汉语拼音,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是由于他们水平所限,(很多家长不能正确拼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早忘光了)有30%左右的家长忙于家务、工作,无暇顾及对孩子的学习,只能寄希望于学校。有近10%的家庭不大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很少去过问孩子学拼音的事情。其次,农村85%的家长都纷纷外出,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老人他们很多不识字,有的即使识字又不识拼音,他们只看到孩子在读,不知道读正确与否。3、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与新课程要求不太一致的理念和行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部分教师总会不自觉地加大学生的书写量,无形地加重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4、方言的影响。学生只在学校讲普通话,走出学校学生就会受到方言的影响,比如:平舌音和翘舌音、二声和三声分不清,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纠正过来。二、拼音教学的经验拼音教学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在熟悉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深入解读教材,尽量从教材编写的特点入手开展拼音教学,积累了一定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一)遵循客观规律,科学选择教学策略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抽象思维较弱。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师都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对今后的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积极采取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游戏。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