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哲理诗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始发表作品。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掌握下列字词:离乱:缀连:脊梁骨()船舶()洗濯()海天相吻倔强:()可望不可即:鬓发()寂寥:()绝处逢生:浪子回头:变乱。(zhuì)连接。jǐbózhuójuéjiàng刚强不屈.只能远远望见而不能接近.bìnliáo静寂无声。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有了生路。游荡不务正业的青年人痛改前非。蜕()饥寒:远行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坚贞()功勋()碌碌终生:tuìdiànpázŭzhòu饥饿和寒冷。强烈的不满和仇恨。zhēn坚定不变。xūn为国家建立的功绩。一生平庸而无所作为。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读好一首诗要注意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来朗读课文整理脉络1//23/4567891011//121——“总领全文,总说理想的意义”2—3——“理想的历史意义”4—7——“理想的人格意义”8—11——“理想的人生意义”12——鼓舞召唤人们为理想而奋斗同学试着再来读读自读课文,分小组学习。要求:1、自学,联系实际理解各节诗的含义;提示:可联系例子,如革命烈士、献身科学献身真理的仁人志士、先进人物;也可联系身边的人物及自己来谈。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等待问其他组的同学或者老师;3、推举一、两个同学发言,其余同学可补充;4、各组出一个同学评分,科代表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进行总分。1、集体朗诵声音洪亮(1分)有感情(1分)正确流利(1分)能背诵(加2分)2、分析:联系实际说体会,正确清楚。(5分)3、能回答同学、老师提问。(2分)评分标准理想的意义(1)历史意义(2、3)人格意义(4、5、6、7)人生意义(8、9、10、11)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1、第一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和顶针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了统领的作用。2、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3、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从历史的角度谈理想。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4、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与第一节联系在一起:与第一节联系在一起:一、二句与第一节相似:理想使人明确方向三、四句与“黎明”相比较: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5、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轻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理想给人力量6、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要想实现理想,必须付诸于实践。我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追求之后,在洒下数不清的汗水之后,获得的是一种理想实现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正如《在山的那边》中所说:“在不停地翻过无数次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7、为什么理想带来的荣誉是“副产品”?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8、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