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朱敏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册(五年级)(1)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应该怎样理解?(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旧社会劳动人民苦难生活?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一进门,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饥饿和疲劳把我压倒了。“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向前走。”“第二天一早,我喝了碗野菜粥,又翻过高山去挑煤。”“我咬紧牙,两脚不停,一直把这担煤挑到车站。”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工人进出连腰都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得了吧!你也挑得动?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这是一种辛酸的泪。因为母亲看着自己年仅12岁的孩子为了生活要去挑煤,感到很心酸。这是一种无奈的泪。因为家里穷,母亲没有办法,只能让12岁的儿子养家糊口。这是一种心疼的泪。因为看到孩子回家后一头栽倒在床上,她很心疼。这是一种痛心的泪。因为她看到儿子遍体鳞伤后一无所获,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孩子,你怎么啦?”“煤没挑到站,都扔在半山腰了。”“妈妈,不要紧,我明天还去挑。”“你吃过饭了吗?”“我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