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数电学习心得“模拟电路太难了,怎么学呀。怎样快速入门呢。”“这个模拟电路实现了什么功能。”“三极管驱动电路周边的电阻值怎么计算。”“怎样设计模拟电路实现xxx功能啊。用什么电路形式。选什么器件。参数是什么。”“仿了一个模拟电路,怎么指标就是达不到原先的水准呢。”“10uv信号怎么放大到10v。”......模拟电路并不难学,难的是长期积累,有老师指点,坚持做实验。我们首先介绍什么是模拟电路,时代划分,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模电难在哪里,模电涉及的内容,元器件选型,然后用实例进行读图训练,计算电路参数,设计指导.------------模拟电路介绍------------模拟电路(analogcircuit):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都连续的信号(连续的含义是在某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数值)。工业控制里的温度、液面、压力、流量、长度等都是连续的模拟量。模拟信号的特点: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模拟电路时代划分----------------50年代前电子管1947年晶体管诞生,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1958年集成电路问世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品种齐全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价格下降随着器件的不断发展,模拟电路的应用和教学也经历了以电子管为中心;以晶体管为中心;以集成电路(如:运放)为中心等多个阶段。翻开很早以前的模电教材,都是以电子管为第1页共10页核心讲解电路原理的,那时的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电台等都是电子管的。现在仍然有不少音响发烧友使用电子管做功放,做收音机,称之为“胆机”,看着电路放音时,一堆灯丝闪动,别有一番diy乐趣,据说可以听出特别的味道,只是现在电子管不太好买了。后来的模电教材主要以分立的晶体管元件为核心,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扩音器等都改成晶体管的了,现在模电实验课还有七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实习。尽管现在很少产品完全使用分立元件设计,但是大学课本仍然以这些分立器件为核心授课,究其原因,晶体管毕竟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学好这些分立器件,才能更好地理解集成电路。目前一些分立晶体管主要用在驱动电路中,比如:驱动数码管、继电器等,完全使用分立元件实现的模拟电路越来越少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真正的产品大多是由集成电路实现的。可是一些初学者由于大学课本教的是分立元件,所以不习惯用集成电路。看到有网友设计一个指标较高的放大电路,仍然首先考虑用三极管搭,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有运放为什么不用。集成电路体积小、功能强、性能稳定、成本低(单位晶体管价格),现在设计模拟电路首选集成电路。不过,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原来分立器件的又有不同,复杂的设计由模拟ic厂商完成,使用者最重要的能力是选择合适ic。综上所述,时代不同,模拟电路的学习和应用侧重点就不同。现在分工比较细:模拟ic芯片设计,板级应用设计,eda工具开发,射频,测量仪器,emc设计等等,根据你的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学习,效果较好。----------------------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实验技能。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模电学习,实验不可少。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1、读图能力定性分析。能够正确分析出一张模拟电路原理图所要实现第2页共10页的功能。经常看到论坛上一堆人把同一个电路图分析出10多种不同功能,而且居然没一个分析对的。本来想让大家一起分析出个正确答案,但是结论不收敛,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多数都分析错了,越分析越乱,所以给大家造成了模电难学的错觉。其实,这就是缺乏读图能力训练造成的。如果连图都看不懂,定性分析功能也不会,那么就别指望后面的定量分析,设计调试了。读图能力是学好模电的基础。拥有这个能力后,你才能考虑自学模电。后面我们将用实例说明如何把复杂的总原理图分解成若干基本部分,如何分析估算,如何举一反三。2、估算能力定量分析。能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