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坛潘村陈艳青时间:2013-4-1815:36:42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评常老师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新课程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听了常老师执教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之后,感觉常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中,常老师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读文之前,通过学生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让他们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来。教材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以留着今后解决。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指引,常老师在自学提示的统领下,指导学生有层次、有步骤地自主阅读课文,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既交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但我学得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学的任务,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品味语言,加强语感,加深体验。因此,在教学时,同样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读好三位徒弟的画和画师的称赞。作者:天坛潘村李菊梅时间:2013-4-1814:41:1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课堂《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听了常林霞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后,有三点看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常老师就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一、让学生在读中学提问题。板书课题之后,常老师就组织学生质疑:谁想别人没想到的?想了些什么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有什么好处?……当学生找到并读出“画师考画艺的结果”两句话后,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明白了什么,再读一读,想想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当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后,常老师及时把问题进行归纳、合并,形成了“(1)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大、二徒弟各是怎么考虑的?(2)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二徒弟的画,而称赞小徒弟的?(3)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4)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四个大问题,再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学习和探究。这样进行,不但引领学生读懂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并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二、让学生动脑动口,主动探究。课文中,画师评画是全文的重点。常老师把它设计成一个思维训练点,故设疑问: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两个人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加以称赞呢?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三幅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的句式来评一评这三幅画。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深层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与语言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三、让学生拥有积极探索创新的激情。拓展延伸部分,常老师要学生试着画“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画意,这一环节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中道理的重要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双向暴露,在让学生看到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真实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思维,他们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有效的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训练。作者:天坛潘村连艳时间:2013-4-1810:35:11《想别...